# 何謂誅九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誅九族可謂是極其殘酷的酷刑之一,其殘忍程度令人髮指。那麼,何謂誅九族?它究竟要殺哪些人呢?
## 誅九族的由來
誅九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當時,商朝實行的是一種叫做“連坐”的刑罰制度,即一個人犯罪,其家族成員也要受到懲罰。而誅九族就是連坐刑罰中最為嚴厲的一種。
在西周時期,誅九族被正式寫入法律,成為了一種合法的刑罰。到了秦朝,誅九族的範圍被進一步擴大,不僅包括犯人的直系親屬,還包括其旁系親屬和姻親。
## 誅九族到底殺哪些人?
誅九族所殺的九族,實際上是五服九族中的“九族”。五服是指古代宗法制度中,以血緣關係為基礎劃分的五等親屬關係,包括高祖父母(玄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和自己。而九族則是指五服內所有親屬。
九族包括:
- 高祖父母(玄祖父母)
- 曾祖父母
- 祖父母
- 父母
- 兄弟姐妹
- 妻子/丈夫
- 兒子/女兒
- 孫子/孫女
- 外孫/外孫女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執行中,誅九族並非真正地殺死犯人所有九族的親屬。一些年幼者、女性和沒有直接參與犯罪的親屬往往會被免除死刑。
## 為何犯人不選擇逃跑?
在古代,被判處誅九族的罪犯基本上都選擇了束手就擒,而沒有選擇逃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傳遞緩慢,逃跑的成功率極低。
- 如果逃跑被抓獲,不僅自己要被處死,而且九族也要受到牽連。
- 在古代,忠君愛國思想根深蒂固,許多罪犯寧願選擇死,也不願背負“叛國”的罪名。
## 誅九族的影響
誅九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它不僅使許多無辜的人被殺害,而且還加劇了社會的動盪和不安。因此,誅九族在後來的朝代中被逐步廢除。
## 總結
誅九族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種極其殘酷的酷刑,它不僅反映了封建社會的殘酷和野蠻,而且也給無數家庭帶來了巨大的不幸。
誅九族的歷史演變:從商朝到清代,這項刑罰經歷了哪些變化?
誅九族,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其歷史演變橫跨商朝至清朝,經歷了多次變革。
商朝:株連九族
商朝是最早實施誅九族的朝代,當時的九族是指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和妻族二代。商朝的刑罰非常殘酷,誅九族也十分普遍,甚至被用於祭祀。
周朝:九族範圍縮小
周朝繼承了商朝的刑罰制度,但對九族的範圍有所縮小。周朝的九族是指父族三代、母族三代和妻族三代。同時,周朝也開始限制誅九族的適用範圍,主要用於謀反和叛逆等重大罪行。
秦朝:廢除誅九族
秦朝建立後,廢除了誅九族的刑罰,改為連坐。連坐是指將罪犯的親屬處以不同的刑罰,但不再株連九族。秦朝廢除誅九族的原因可能是為了避免過度株連,造成社會動盪。
漢朝:恢復誅九族
漢朝重新恢復了誅九族的刑罰,但其適用範圍比周朝更嚴格。漢朝的誅九族主要用於謀反、叛逆和不孝等罪行。
隋唐宋元:誅九族逐漸減少
隋唐宋元時期,誅九族的適用範圍逐漸減少,主要用於謀反大逆等罪行。同時,朝廷也開始限制誅殺範圍,不再株連幼童和婦女。
明清:誅九族成為法律
明清時期,誅九族成為法律條文,但其適用範圍進一步縮小,主要用於謀反大逆等罪行。同時,朝廷也更加注重司法公正,並頒布了一些限制誅殺範圍的法律法規。
清朝滅亡後:誅九族被廢除
清朝滅亡後,誅九族的刑罰被徹底廢除。
朝代 | 九族範圍 | 適用罪行 | 廢除原因 |
---|---|---|---|
商朝 | 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二代 | 各種罪行 | – |
周朝 | 父族三代、母族三代、妻族三代 | 謀反、叛逆等重大罪行 | 避免過度株連 |
秦朝 | – | – | 避免社會動盪 |
漢朝 | 父族三代、母族三代、妻族三代 | 謀反、叛逆、不孝等罪行 | – |
隋唐宋元 | – | 謀反大逆等罪行 | 司法公正 |
明清 | – | 謀反大逆等罪行 | – |
清朝滅亡後 | – | – | 殘酷、不人道 |
總之,誅九族是中國古代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其歷史演變經歷了多次變革,最終被廢除。
誅九族對家族文化的衝擊:這種刑罰如何影響了古代宗族制度?
誅九族是古代中國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指將犯人的九族(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兒女、孫子孫女、外甥外甥女等)全部處死。這種刑罰的實施,對家族文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古代宗族制度造成了深刻的影響。
一、對家族文化的破壞
誅九族意味着整個家族的覆滅,不僅意味著個人生命的結束,也意味著整個家族的文化和血脈的斷絕。由於古代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族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誅九族對家族文化的破壞是毀滅性的。
二、對宗族制度的影響
宗族制度是古代中國社會最重要的社會組織形式,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族組織。誅九族的實施,對宗族制度的影響是致命的。由於受誅者及其家族的後代都將被處死,這就意味著宗族人口的鋭減,宗族的延續性受到嚴重的威脅。
三、對社會風俗的影響
誅九族是古代中國最為嚴厲的刑罰之一,它的實施對社會風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害怕連累家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謹慎,不敢輕易觸犯法律。
影響例子
例子 | 影響 |
---|---|
商紂王 | 商朝滅亡 |
秦始皇 | 焚書坑儒 |
曹操 | 白骨露於野 |
結論
誅九族是古代中國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對家族文化和宗族制度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它不僅摧毀了個人和家族的生命,也破壞了家族文化和宗族制度的延續性,對社會風俗造成了負面影響。
何謂誅九族?古代酷刑的九族範圍與起源
「誅九族」一詞,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酷刑,其殘忍程度令人髮指。但鮮為人知的是,所謂的「九族」究竟是指哪九族?它又是如何起源的呢?
九族的範圍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九族包括:
序號 | 稱謂 | 親屬關係 |
---|---|---|
1 | 高祖父母 | 父母的父母 |
2 | 曾祖父母 | 祖父母的父母 |
3 | 父母 | 生身父母 |
4 | 兄弟 | 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
5 | 姐妹 | 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
6 | 子女 | 親生子女 |
7 | 孫子女 | 親生子女的子女 |
8 | 伯叔父母 | 父親的兄弟姐妹 |
9 | 姑姊妹 | 母親的姐妹 |
值得注意的是,九族並非固定不變,在不同的朝代和時期,其範圍也略有不同。例如,西周時期,九族包括: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子孫、伯叔父母、姑母姊妹、從父兄弟姊妹、從母兄弟姊妹。而到了明清時期,九族則縮減為:父母、兄弟、姐妹、子孫、伯叔父母、姑母姊妹。
九族的起源
關於九族的起源,學界存在兩種主要觀點:
- 血緣説: 認為九族是指與犯罪者有血緣關係的九代人,即上數四代,下數三代以及同輩旁系。這種觀點認為,九族是基於血緣關係自然形成的,是家族共同體的體現。
- 社會關係説: 認為九族是指與犯罪者有密切社會關係的九類人羣,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伯叔父母、姑母姊妹、外祖父、外祖母、外祖父的兄弟姐妹、外祖母的兄弟姐妹。這種觀點認為,九族是基於社會關係劃分的,是社會秩序的維護工具。
目前,學界尚未有定論,但無論哪種觀點,九族範圍的確定都與維護社會秩序、維護統治者的權威密切相關。
誅九族的殘酷性
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它不僅意味着對犯罪者的直接處死,更意味着對整個家族的滅絕。這種集體處罰方式,其目的是為了震懾犯罪,維護統治者的權威。然而,這種刑罰也存在着極大的弊端,它不僅會導致大量無辜者被牽連,還會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
現代的反思
在現代社會,隨著人權意識的提升,誅九族等酷刑已被廢除。然而,回顧歷史,我們仍然需要反思這段黑暗的過去,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只有尊重人權,維護法律的公正,才能建立一個更加文明的社會。
何謂誅九族?
“誅九族”是古代中國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它意味着將犯人及其所有親屬全部處死。但“九族”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呢?
九族的定義:
九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定義,但一般指:
序號 | 族名 | 親屬關係 |
---|---|---|
1 | 高祖父母 | 曾祖父母 |
2 | 曾祖父母 | 高祖父母 |
3 | 父母 | 祖父母 |
4 | 子女 | 孫子女 |
5 | 兄弟姐妹 | 堂兄弟姐妹 |
6 | 伯父、叔叔 | 伯父、叔叔 |
7 | 姑母、舅舅 | 姑母、舅舅 |
8 | 侄子、侄女 | 堂侄、堂侄女 |
9 | 外甥、外甥女 | 表外甥、表外甥女 |
誅九族的起源:
誅九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當時稱為“夷三族”,即誅殺犯人的父母、妻子和子女。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夷三族”逐漸演變為“誅九族”。
誅九族的殘酷性:
誅九族不僅意味着犯人本人會被處死,還意味着他的所有親屬,無論老幼婦孺,都會被牽連,甚至包括未出生的嬰兒。這種刑罰不僅殘忍,而且違背了人道主義精神。
誅九族的廢除:
隨着時代的進步,誅九族這種殘酷的刑罰最終被廢除。1905年,清朝政府頒佈了《大清新刑律》,其中規定:“凡謀反大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夫、妻者,凌遲處死,其餘親屬不論老幼,均處斬監候。”這意味着,誅九族被正式廢除。
總結:
誅九族是古代中國最殘酷的刑罰之一,它不僅違背人道主義精神,而且也造成了許多無辜者的死亡。隨着時代的進步,誅九族最終被廢除,這標誌着中國法律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