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常用語解析|忌:成語中的角色


忌: 避諱還是厭惡?

“忌”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其含義也多種多樣。有時它表示忌諱,例如“忌諱談論政治問題”;有時它表示厭惡,例如“他忌妒我的成功”。那麼,究竟什麼是“忌”的本意呢?

首先,我們要從字形上來看。“忌”字由“心”和“己”兩部分組成,其中“心”表示內心,而“己”表示自己。因此,從字形上看,“忌”可以理解為內心對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的排斥或厭惡。

其次,從古籍中的解釋來看,《説文解字》中將“忌”解釋為“惡也”,即厭惡的意思。在《禮記·曲禮下》中,也提到“君之所忌,亦臣之所忌也”,這裏將“忌”與“厭惡”聯繫在一起。

當然,“忌”也包含避諱的意思。在古代,人們對一些事物存在着各種禁忌,例如不能直呼人名,不能談論某些話題等等。這些禁忌是為了避免觸犯神靈或惹來不幸。因此,“忌”在某些情況下也表示避諱。

總而言之,“忌”是一個含義豐富的字,既可以表示厭惡,也可以表示避諱。具體指的是哪種意思,需要根據語境來判斷。

以下表格總結了“忌”的不同含義和例句:

含義 例句
厭惡 他忌妒我的成功。
避諱 忌諱談論政治問題。
恐懼 他對黑暗充滿了忌憚。
憎恨 他對殺害自己父母的兇手充滿了忌恨。

需要注意的是,在現代漢語中,“忌” чаще表示厭惡或恐懼,而“避諱”的含義則更多地體現為”避 taboo”。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些與“忌”相關的成語:

  • 忌日:指逝者的死亡日期。
  • 忌諱:指應該避免或禁忌的事物。
  • 忌妒:指對他人所擁有的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感到嫉妒。
  • 忌憚:指對某人或某事物感到恐懼或畏懼。

總而言之,“忌”是一個意義豐富的字,它體現了我們內心對某些事物或現象的態度和想法。

忌的意思

何處可以找到最權威的「忌」字解釋?

想要找到最權威的「忌」字解釋,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1. 漢語大字典: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權威辭典,收錄了大量詞語的釋義和例句,是研究詞語的必備工具書。

詞語 解釋 例句
厭惡,不喜歡 他忌諱別人提起他的過去。
避諱,避開 忌日
防備,提防 忌妒

2. 古漢語詞典: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另一本權威辭典,專門收錄古漢語詞語的解釋。

詞語 解釋 例句
厭惡,不喜歡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壇,乃跽而請曰:“昔者弓矢:君子以命之,小人以受令。今吾子視寡人猶小人也。”王曰:“寡人有疾,忌日久矣。今者寡人以旦暮死矣,而王孫以吾弓射,寡人死而不朽。”(《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避諱,避開 太宗曰:“自古人君有諱。然上天未命,人臣不忌,何也?”(《史記·高祖本紀》)
防備,提防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3. 現代漢語詞典: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權威辭典,收錄了現代漢語詞語的解釋。

詞語 解釋 例句
厭惡,不喜歡 他忌諱別人提起他的過去。
避諱,避開 忌日
防備,提防 忌妒

4. 線上字典: 像是中華電子佛典、全國漢語辭典等線上工具,也可以查詢「忌」字的解釋和例句。

5. 文獻資料: 閲讀相關的古典文獻和論文,可以更深入地瞭解「忌」字的演變和用法。

如何通過「忌」字的使用來改善人際關係?

想要擁有人際好關係,除了掌握溝通技巧,也要懂得避開一些容易引發誤會或衝突的語詞。而「忌」字,正是我們改善人際關係的關鍵。

忌字用法 説明 例子
避免負面詞彙 在與人交談時,盡量避免使用負面詞彙,例如「不」、「沒有」、「不能」等。這些詞彙容易讓人感到沮喪或無助,也會讓談話氣氛變得沉重。 「好的,我會盡力完成這個任務。」 比 「我不能保證一定能完成。」 聽起來更積極正面。
忌諱使用命令句 在與人溝通時,避免使用命令句,例如「你應該」、「你必須」等。這些句式容易讓人感到被壓迫或被控制,也會讓對方產生反感。 「請問你方便幫我做這件事嗎?」 比 「你應該幫我做這件事。」 聽起來更尊重對方。
忌諱批評他人 在與人相處時,避免直接批評他人,尤其是在公開場合。批評他人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也會讓對方感到尷尬。 「我覺得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比 「你的想法很糟糕。」 聽起來更友善。
忌諱比較 在與人交談時,避免比較自己和他人,例如「我比你更優秀」、「我比你更努力」。比較容易引發嫉妒或競爭,也會讓對方感到不舒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比 「你比我差遠了。」 聽起來更尊重個體差異。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我們在與人交談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態度。真誠、友善、積極的態度,更容易讓人接受和信任。

總之,透過避免使用「忌」字,我們可以有效地改善人際關係,建立更和諧的社交圈。

忌的意思

忌:禁忌與避諱

“忌”在中文裡有多種含義,其中最常見的是指“禁忌”和“避諱”。

一、忌的含義

  1. 禁忌: 指人們在特定情況下或場合應該避免做的事情或行為。例如,在祭祀祖先的時候,人們應該忌諱説一些不吉利的話或做一些不敬的行為。
  2. 避諱: 指為了避免不吉利或冒犯,人們對某些事物或話題進行的迴避或替換。例如,古代人們為了避諱皇帝的名字,會用其他詞語代替。

二、忌的分類

  • 口忌: 指言語上的禁忌,如忌説某些不吉利的話或名字。
  • 行忌: 指行為上的禁忌,如忌做某些不吉事或不敬的行為。
  • 食忌: 指飲食上的禁忌,如忌吃某些特定食物。
  • 日忌: 指日子上的禁忌,如忌在某些日子做某些事情。

三、忌的例子

  • 口忌: 忌諱説“死”、“鬼”、“病”等不吉利的話;忌諱直呼皇帝、長輩的名字。
  • 行忌: 忌諱在祭祀時喧譁吵鬧;忌諱在葬禮時嬉笑打鬧。
  • 食忌: 忌諱在生病時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忌諱在特定節日吃特定食物。
  • 日忌: 忌諱在農曆正月初一掃地;忌諱在七月半出門。

四、忌的文化意義

“忌”是一種約定俗成、根深蒂固的文化現象,體現了人們對特定事物或話題的敬畏、尊重和避諱心理。它在一定程度上規範了人們的行為,維護了社會秩序和傳統文化。

以下是關於“忌”的更多信息:

類別 信息 來源
字義 忌:j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部首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筆畫 7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注音 ㄐㄧˋ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詞性 名詞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參考資料: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 漢典“忌”字的基本解釋
  • 漢語字典:“忌”字的解釋
  • 百度百科:忌(漢語文字)
  • 維基詞典:忌
  • 線上國語字典:忌字的解釋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

忌:敬畏與禁忌

“忌”字的含義豐富,可以指敬畏、顧忌、禁忌、厭惡,以及時間概念中的忌日。它常被用於各種場景,從日常生活的禁忌到傳統文化習俗,都與“忌”密切相關。

1. 敬畏和顧忌

“忌”最初的意思是“敬畏”,表示對神靈、長輩或權威的尊重和畏懼。例如,古人祭祀時會心存“忌”,不敢怠慢。後來,“忌”的含義逐漸擴展,也指對某些事物或行為的顧忌和避免。例如,“忌諱”一詞就體現了人們對特定事物或行為的規避心理。

2. 禁忌和厭惡

“忌”還可以表示禁止和禁忌,指的是一些被認為不吉利或不適宜的行為或事物。例如,一些傳統習俗中存在着各種“忌諱”,例如不能在過年期間説“死”字,不能在葬禮上穿紅色衣服等。這些禁忌的出現往往與特定文化背景和信仰有關。

除了禁止意義之外,“忌”還可以表示厭惡和不喜歡。例如,“忌口”指的是因為身體或宗教原因而不能吃某些食物。

3. 時間概念中的忌日

在時間概念中,“忌”字可以表示忌日,即逝者的死亡週年紀念日。忌日是傳統祭祀的重要時間節點,人們會在這一天緬懷逝者,進行祭拜活動。

“忌”字的運用

“忌”字的使用非常廣泛,覆蓋了文化、生活、信仰等多個領域。以下表格列舉了“忌”字的一些常見用法:

用法 含義 例句
敬畏 對神靈、長輩或權威的尊重和畏懼 古人祭祀時心存“忌”,不敢有絲毫怠慢。
顧忌 對某些事物或行為的擔心和避免 他因身體原因而對某些食物“忌諱”。
禁忌 禁止和禁忌,一些被認為不吉利或不適宜的行為或事物 有些傳統習俗中存在着各種“忌諱”,例如不能在過年期間説“死”字。
厭惡 不喜歡、討厭 他“忌口”海鮮,所以拒絕吃任何魚蝦蟹類食品。
時間概念 逝者的死亡週年紀念日 今天是爺爺的“忌日”,我們全家一起到墓地祭拜他。

總而言之,“忌”字的含義豐富,涵蓋了敬畏、顧忌、禁忌、厭惡以及時間概念中的忌日等多種方面。它的使用非常廣泛,涉及到文化、生活、信仰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