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與全身健康的密切關聯
牙齒與身體器官的關聯性早已在古代中醫典籍中記載,各顆牙齒對應著不同的臟腑經絡。
中醫認為,口腔為任督二脈相交之處,並貫通五臟六腑。透過牙齒,「齒齦望診法」可診斷全身健康狀況。


此外,西醫研究證實,牙周病與骨質疏鬆有密切關聯。停經後婦女罹患牙周病,骨質密度較低,牙齒喪失數目也較多。
口腔細菌與全身疾病
口腔是人體細菌最多之處,光牙齦溝就約有 103 個細菌,牙齒表面更達 109 個。這些細菌會沿著血管及呼吸道散播,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全身性問題。
牙齒與臟腑經絡對應
中醫認為,「腎主骨,骨生髓,長齒」,因此牙齒與腎相關。德國內科醫師傅爾發明 EAV 儀器,測量牙齒放電狀況,發現上下八顆門牙與腎經、膀胱經有關。
《瘍醫大全》記載,上門牙屬心經,下門牙屬腎經。《辯證奇聞》則指出,上下門牙均屬心包經。
食療輔助牙齒健康
若出現牙周病、牙齒痠軟等問題,可針對對應器官進行食療輔助。胃火上衝者可食用絲瓜、芹菜等清胃火食物;大腸火可多吃香蕉;腎虛者可食用奇異果、桑椹清虛熱。
中老年牙齒痠軟多因脾腎氣虛,可服用青娥丸補腎健齒或食用杏仁、核桃等堅果。
啞鈴測試牙齒與器官關聯
根據肌力測試,有症狀牙齒與對應器官之間存在著能量聯繫。平舉啞鈴,手指指向有症狀的牙齒,會導致啞鈴舉起吃力。揉按對應器官或牙齒後,啞鈴舉起的難易度會出現變化,驗證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牙齒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透過正確的牙齒保健和食療調理,可維持身心平衡。
牙齒對應器官
牙齒與人體其他器官之間存在著奇妙的聯繫,被稱為「牙齒對應器官」。這種聯繫表明,牙齒特定的問題或失衡狀況可能反映了相應器官的健康問題。
牙齒位置 | 對應器官 |
---|---|
上門牙(11、21) | 膀胱、腎臟 |
上中切牙(12、22) | 肝臟、膽囊 |
上側切牙(13、23) | 胃、胰臟 |
上犬齒(14、24) | 肺臟、支氣管 |
上雙尖牙(15、25) | 小腸、十二指腸 |
上第一小臼齒(16、26) | 心臟、小腸 |
上第二小臼齒(17、27) | 心包、小腸 |
上第一大臼齒(18、28) | 大腸、下腹 |
上第二大臼齒(19、29) | 盲腸、下腹 |
上第三大臼齒(20、30) | 闌尾 |
下門牙(31、41) | 膀胱、腎臟 |
下中切牙(32、42) | 肝臟、膽囊 |
下側切牙(33、43) | 胃、胰臟 |
下犬齒(34、44) | 肺臟、支氣管 |
下雙尖牙(35、45) | 小腸、十二指腸 |
下第一小臼齒(36、46) | 心臟、小腸 |
下第二小臼齒(37、47) | 心包、小腸 |
下第一大臼齒(38、48) | 大腸、下腹 |
下第二大臼齒(39、49) | 盲腸、下腹 |
下第三大臼齒(40、50) | 闌尾 |
聯繫的原理
牙齒對應器官的聯繫是由於經絡系統的存在。經絡系統是一個能量途徑網路,連接著人體的所有器官和組織。當牙齒出現問題時,它會阻斷相應經絡的能量流動,導致相應器官的失衡。
解讀牙齒問題
通過觀察牙齒的狀況,可以推斷對應器官的健康狀況。例如:
- 蛀牙:表明能量流動受阻,可能對應器官出現感染或發炎。
- 牙周病:與免疫系統失衡有關,可能對應器官出現免疫問題。
- 牙齒錯位:表明脊椎錯位或結構失衡,可能對應器官出現神經或肌肉問題。
- 牙齒顏色發黃:可能表明肝臟或膽囊有問題。
- 牙齒鬆動:可能表明腎臟或膀胱有問題。
日常照護
保持牙齒健康對於促進整體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日常照護建議:
延伸閲讀…
牙痛可能不只是牙齒問題!可能是體內器官發出的警訊 – YouTube
舉啞鈴可測身體健康?從牙齒可對應身體器官超神奇
- 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
- 減少含糖食物和飲料的攝入。
- 戒煙。
- 定期進行牙科檢查。
- 尋找有執照且經驗豐富的牙醫。
通過關注牙齒對應器官的聯繫,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並採取適當的措施預防和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