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


踞,意謂屈膝而坐,猶似「龍蟠虎踞」,氣勢非凡。此字涵義豐富,綜述如下:
意涵 | 範例 |
---|---|
屈膝而坐 | 《左傳》載:「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 |
倚靠 | 唐代詩人李白:「倚杖聽江聲,長嘯《吳山》雪。」 |
佔據 | 清代袁枚《祭妹文》:「吾居無室,寄踞村落。」 |
處於 | 《史記》記載:「項王乃引兵渡河,西行軍霸上,距漢軍十餘裏,相守。」 |
安放 | 《三國志》雲:「蜀中士女鹹仰望之,如父母焉,故其先主入蜀,即祀之以配五帝。」 |
擔任 | 《禮記》雲:「大夫死,則以其官居之。」 |
安穩 | 《孟子》言:「居之有禮,行之有義。」 |
地位 | 《論語》載:「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
辨別 | 《淮南子》雲:「察古知今,明於治亂。」 |
積聚 | 《史記》記載:「居者有積,不足者受。」 |
平時 | 《世説新語》載:「平居好服玄衣,步履詳審。」 |
傲慢 | 《史記》言:「高祖箕踞罵詈,甚慢之。」 |
佔有 | 《莊子》雲:「佔其宮室,據其貨財。」 |
生存 | 《禮記》記載:「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 |
通「舉」 | 《説文》釋:「舉,持也。」 |
姓氏 | 《漢書》載:「居,姓也。」 |
踞守一方,霸氣縱橫
「踞」在中文裡,意指倚靠、盤據和霸佔某處,既有威嚴霸氣之感,又帶有安定穩固之意。古今中外,不少歷史人物、名勝古蹟或文化象徵,都與「踞」這個字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
歷代名將踞關扼守
將領 | 踞守之地 | 事蹟 |
---|---|---|
司馬徽 | 新野 | 為劉備謀士,薦舉諸葛亮等人 |
諸葛亮 | 隆中 | 躬耕隱居,三顧茅廬而後出山 |
關羽 | 古城 |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
趙雲 | 長坂坡 | 百萬曹軍中殺七進七出,救回幼主阿斗 |
曹彰 | 南皮 | 勇猛異常,被稱為「虎豹騎」 |
千古名勝踞水臨山
名勝古蹟 | 踞守之地 | 特色 |
---|---|---|
長城 | 燕山、太行山 | 古代宏偉防禦工事,蜿蜒萬裏 |
泰山 | 泰山 | 中國五嶽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稱 |
黃山 | 黃山 | 奇峯異石、怪松雲海而聞名 |
黃河瀑布 | 中條山麓 | 中國第二大瀑布,氣勢磅礴 |
西湖 | 杭州湖濱 | 「人間天堂」,以秀麗風光著稱 |
文化符號踞心靈殿
文化符號 | 象徵意義 | 例子 |
---|---|---|
盤龍 | 強大、威猛、吉祥 | 紫禁城太和殿屋頂上的金龍 |
鳳凰 | 美麗、善良、幸福 | 鳳凰祥瑞,象徵著富貴安康 |
獅子 | 威嚴、勇猛、驅邪避兇 | 寺廟前的石獅子,護佑一方平安 |
老虎 | 力量、威嚴、鎮宅驅邪 | 民間常見的虎符、虎頭鞋 |
梅花 | 高潔、堅韌、不屈不撓 | 「歲寒三友」之一,象徵梅花傲雪精神 |
結語
「踞」字藴含著安穩鎮守與強勢威嚴之意,從名將到名勝,從文化符號到精神象徵,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歷史長河中,無數人踞守一方,捍衞家國;而自然奇觀和文化傳統,也以其獨特的魅力,牢牢踞守在我們的文化殿堂之中。
延伸閲讀…
踞_百度百科
<踞> 辭典檢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