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易經的宇宙觀:太極生萬物,陰陽相生相濟
【太極】
太極乃宇宙初始之混沌狀態,未分天地,陰陽未判。
【兩儀】
陰陽二氣,由太極分化而生,代表天地。


【四象】
陰陽二爻相加,產生四種組合,稱之為四象:少陽(春)、老陽(夏)、少陰(秋)、老陰(冬)。
【八卦】
四象再與陰陽二爻相交,形成八卦:乾、坤、震、坎、艮、巽、離、兑。
【卦象】
八卦可排列組合為六十四卦,每個卦象具有特定的吉凶徵兆。
【陰陽關係】
陰陽由太極分化,相互對立又依存,共生共存,稱之為陰陽相生相濟。
【易卦結構】
每個卦由六爻組成,奇數爻為「陽爻」,偶數爻為「陰爻」。六爻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卦為「外卦」,下卦為「內卦」。
【卦名和卦意】
卦名由上卦和下卦的名稱組成,卦意由卦名和爻象推演而得。
【八卦演繹】
八卦通過「畫卦」和「釋卦」兩步驟進行演繹,並遵循「由下往上」、「由內而外」的原則。
【六爻關係】
相鄰兩爻的關係稱之為「比」,一陰一陽則為「正應」。上下卦相對應的爻稱之為「應」,相鄰兩爻相交則為「乘承」。
【綜卦】
將卦上下顛倒即可得到「綜卦」,用以從不同角度理解卦象的含義。
【錯卦】
將卦中的陰陽爻互換即可得到「錯卦」,用以體現相反的立場或觀點。
【易經的應用】
易經作為一部哲理古籍,涵蓋宇宙觀、方法論和修養理論等內容,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經》開篇第一卦便是乾卦,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寥寥數語,揭示了萬物生成演化的總規律。
太極:萬物的本源
太極是指宇宙萬物的本源,無生無滅,無形無相,是一切現象的根基。
兩儀:陰陽
兩儀即陰陽,是太極分化出的兩種基本對立面。陰陽相輔相成,相互轉化,構成了萬物運動變化的動力。
四象:太陽、少陰、少陽、太陰
四象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分別代表:
四象 | 象徵 |
---|---|
太陽 | 純陽 |
少陽 | 陰中寓陽 |
少陰 | 陽中寓陰 |
太陰 | 純陰 |
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八卦是四象進一步分化出的八種卦象,代表了萬物生成變化的不同狀態:
八卦 | 象徵 |
---|---|
乾 | 天 |
坤 | 地 |
震 | 雷 |
巽 | 風 |
坎 | 水 |
離 | 火 |
艮 | 山 |
兑 | 澤 |
八卦與宇宙萬物
八卦不僅是抽象的符號,還與宇宙萬物的具體現象相聯繫,如:
延伸閲讀…
兩儀生四象(風水學術語)
兩儀生四象_百度百科
八卦 | 自然現象 | 人體現象 | 社會現象 |
---|---|---|---|
乾 | 天 | 頭 | 父 |
坤 | 地 | 足 | 母 |
震 | 雷 | 手 | 長子 |
巽 | 風 | 腿 | 長女 |
坎 | 水 | 耳 | 中男 |
離 | 火 | 眼 | 中女 |
艮 | 山 | 背 | 幼男 |
兑 | 澤 | 口 | 幼女 |
由此可見,《易經》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論述,不僅揭示了宇宙萬物的本質和演化過程,還為我們提供了認識世界、預測吉凶、指導實踐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