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綫 (現已併入屯馬綫)
概要
馬鞍山綫,曾為港鐵系統的一部分,連接大圍站和烏溪沙站,於2004年通車。這條路線全長11.4公里,共有9個車站,服務馬鞍山新市鎮和城門河東岸居民。2020年,它併入屯馬綫一期,並於2021年成為屯馬綫一部分。


歷史
- 馬鞍山綫的規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目的是為發展中的馬鞍山新市鎮提供鐵路服務。
- 九廣鐵路公司獲得了興建和營運該路線的權利,於2001年開始施工。
- 馬鞍山綫於2004年12月通車,成為連接馬鞍山和大圍的便捷交通方式。
特點
- 馬鞍山綫採用架空設計,所有車站均為敞開式。
- 這條路線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全部靠右側行駛,與港鐵其他路線相反。
- 馬鞍山綫原是港鐵唯一沒有隧道路段的路線,直到2020年併入屯馬綫為止。
車站
馬鞍山綫共有9個車站:
車站 | 開放日期 | 位於區域 | 附近地標或屋苑 |
---|---|---|---|
大圍 | 2004 | 沙田 | 東鐵線交匯點 |
車公廟 | 2004 | 沙田 | 車公廟路 |
沙田圍 | 2004 | 沙田 | 沙田第一城 |
石門 | 2004 | 沙田 | 石門工業區 |
大水坑 | 2004 | 沙田 | 大水坑村 |
恆安 | 2004 | 馬鞍山 | 恆安邨 |
馬鞍山 | 2004 | 馬鞍山 | 馬鞍山中心 |
烏溪沙 | 2004 | 馬鞍山 | 馬鞍山村 |
營運
- 馬鞍山綫最初使用4卡列車,後於2017年擴展為8卡列車。
- 隨著沙中綫的完成,屯馬綫於2020年通車,馬鞍山綫併入其中。
- 目前,馬鞍山綫是屯馬綫的一部分,提供往返沙田和東九龍的服務。
馬鐵:蜀漢的勇冠三軍
馬鐵,字子鐵,是蜀漢時期的一名將領,以其勇猛善戰而聞名。他是馬超的堂弟,自幼習武,身懷絕技,弓馬嫻熟。
生平事蹟
馬鐵最初追隨馬超,在潼關之戰中立下戰功。劉備入蜀後,馬鐵歸降蜀漢,深得劉備器重。在漢中之戰中,馬鐵率領精兵奇襲曹軍,大敗曹魏名將張郃,斬殺都督夏侯淵,立下赫赫戰功。
隨著蜀漢勢力的擴張,馬鐵也參與了多場北伐戰役。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鐵擔任先鋒,屢建奇功。在街亭之戰中,馬鐵奮力抵抗曹軍,掩護蜀軍撤退,但不幸身負重傷,最終壯烈犧牲。
武藝過人
馬鐵素有「蜀漢第一猛將」之稱,其武藝超羣,勇冠三軍。他擅長使用雙刀,招式凌厲,出手兇猛。在戰場上,馬鐵所向披靡,敵軍聞風喪膽。
武藝 | 描述 |
---|---|
刀法 | 左右雙刀,揮灑自如,招式凌厲 |
騎術 | 馬上功夫精湛,長於追斬敵軍 |
箭術 | 箭法精準,百步穿楊 |
勇猛無畏
馬鐵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勇猛無畏,屢立戰功。他忠肝義膽,視死如歸。在街亭之戰中,面對曹軍的圍攻,馬鐵毫不畏懼,浴血奮戰,最終壯烈犧牲。
性格特點
馬鐵的性格豪爽耿直,不拘小節。他嫉惡如仇,勇於擔當。同時,馬鐵也是一位重情重義之人,對兄弟朋友忠肝義膽。
評價
馬鐵是一位勇武過人、忠肝義膽的蜀漢將領。他的一生戎馬倥傯,為蜀漢的建立和發展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世將他與趙雲、關羽等蜀漢名將並列,譽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
延伸閲讀…
馬鞍山綫 – 香港鐵路大典- Fandom
馬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