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人老師】傳人老師來了!安麗超人氣團隊相約4/15,見證不凡!

【傳人老師】傳人老師來了!安麗超人氣團隊相約4/15,見證不凡!

優秀導師培育卓越學子

導言

近日,南開大學評選出2022年「優秀班導師標兵」,學院提名推薦之餘,亦經過縝密的資格審查和評議,最終授予田亦洲老師此項殊榮。

傳人老師 Play

教學與科研並重

身為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田老師致力於「教、研、學」三位一體的理念。擔任2020級廣播電視學和編輯出版學班導師以來,他不僅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更積極參與《非線性編輯》、《電視編輯》和《認識電影》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其教學能力出眾,曾斬獲天津市第十六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

傳人老師

除了教學外,田老師的研究方向涵蓋中外電影理論、中國電影史、翻譯史與影視剪輯。他編著了《電影攝影術與眼淚——民國電影理論譯文選》,進一步豐富了相關領域的知識體系。

以賽促教 以產養教

田老師積極結合實務,指導學生的短視頻創作,在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上屢獲殊榮,共獲得9項獎項。此外,他還帶隊暑期社會實踐,與森博營銷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南開大學-森博營銷社會實踐基地」,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

獲獎與發表

近兩年來,田老師持續產出優秀成果。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1項,出版論文集1部(副主編),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3篇刊登於CSSCI期刊,2篇刊登於二級學科頂刊。同時,他榮獲2項論文獎項,肯定其學術貢獻。

獲獎明細

獎項 作品
天津市第十六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文科組一等獎 未指定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 未指定
論文獎項(2項) 未指定

傳人老師:傳承技藝的關鍵角色

傳人老師是指負責將某項傳統技藝傳授後代的教師,肩負著文化遺產的薪火相傳重任。他們與學徒建立密切關係,以熟能生巧的教學手法,培養出技藝精湛的接班人。

傳人老師的角色

角色 説明
知識承載者 保藏並掌握傳統技藝的知識和技法
技術傳授者 指導學徒學習技藝的實務操作,並培養其專業技巧
價值養成者 傳遞技藝背後藴含的文化意義、美學觀念以及精神素養
關係維繫者 與學徒建立師徒關係,提供學習與生活上的關懷

傳人老師的教學模式

傳人老師的教學模式通常遵循下列步驟:

  • 基礎技藝:教授技藝的基本動作、原理以及工具使用。
  • 反覆練習:要求學徒反覆練習,強化肌肉記憶力和技法熟練度。
  • 技藝驗證:設定明確的標準考核學徒的學習成果,驗證其技術水準。
  • 個別指導:根據個別學徒的特性、優缺點調整教學進度及難度。
  • 實作應用:培養學徒將技藝應用於實際工作的情境中。

傳人老師與學徒的關係

傳人老師與學徒建立的關係,超越一般的師生情誼。傳統文化中,「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反映了傳人老師對學徒無微不至的關懷,除了專業教學外,更會指導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以及生活哲學。學徒則需敬重師傅傳授技藝的苦心,並秉持勤學苦練的精神回報師恩。

傳人老師制度的重要意義

傳人老師制度對於保存和傳揚傳統技藝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 文化延續:確保傳統技藝得以代代相傳,不至於失傳。
  • 技能發展:培養出技藝精湛的匠人,滿足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 文化創新:年輕學徒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和詮釋。
  • 經濟收益:提升傳統技藝的市場價值,創造新的產業契機。

台灣現存的傳人老師

台灣有許多傳統技藝的傳人老師,例如:

  • 木雕:黃龜理(大木作國家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23職類)
  • 漆器:林明弘(髹金漆傳統技藝保存者,08職類)
  • 竹編:賴永松(竹編工藝保存者,55職類)
  • 捏麵人:林麗仙(捏麵人造型工藝保存者,29職類)

總結

傳人老師是傳統技藝傳承的關鍵角色,他們透過嚴謹的教學模式、深厚的師徒情誼以及持續的文化創新,確保文化遺產得以生生不息,並於當代社會發光發熱。

延伸閲讀…

4/15_傳人老師AMS_風格有氧_直播伴舞雅雅 – Facebook

教職員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