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樓 高度】揭密一層樓的高度:裝修夾層屋和樓中樓必備知識!

【一層樓 高度】揭密一層樓的高度:裝修夾層屋和樓中樓必備知識!
類型 定義 注意事項
合法夾層
樓中樓
一樓或頂樓,面積不得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 1/3 或 100 平方公尺。 與房屋主體同時施工,取得使用執照後無法再施工。
非法夾層屋 非法增加的夾層結構,非建築物設計之初就存在的結構。 僅能自行居住,無法辦理產權登記。
挑空 除夾層外的開闊空間。 無特定高度限制。
挑高 樓層高度超出一般水平。 住宅和集合住宅一樓不超過 4.2 公尺,其他樓層不超過 3.6 公尺。
複層式構造 樓層高度不超過 4.2 公尺,室內平均高度不超過 3.6 公尺。 無特定高度限制。

  1. 挑高的住宅空間營造寬敞透視感,同時能巧妙利用高度擴充收納機能。

  2. 消防管線和樑柱也會佔用樓高,在購屋時應仔細評估。

    一層樓 高度 Play

  3. 購屋時,要注意平面圖上標示的樓層高度為「樓高」而非「淨高」,「淨高」才是室內實際可使用的空間高度。

  4. 符合法規的「複式空間」,樓層高度一半為 3 公尺,另一半為 4.2 公尺,平均值符合規定的 3.6 公尺。

    一層樓 高度

  5. 樓地板施工厚度與隔音效果息息相關,較新的建築物會採用隔音地墊隔絕噪音。

  6. 一樓高度不得超過 4.2 公尺,其他樓層高度不得超過 3.6 公尺,這是住宅和集合住宅的樓層高度限制。

  7. 「樓中樓」是合法的夾層結構,與房屋主體同時施工,取得使用執照後無法再施工。

  8. 非法夾層屋無法辦理產權登記,僅能自行居住。

  9. 「挑空」和「挑高」在空間定義上有區別,挑空是指除夾層外的開闊空間,而挑高是指樓層高度超出一般水平。

  10. 複層式構造的樓層高度和室內平均高度都有限制,以確保安全性和舒適度。

一層樓高度:影響室內空間規劃的關鍵指標

一層樓高度對建築物內的居住舒適度、空間感和功能佈局有顯著影響。瞭解並適當地運用「一層樓高度」這一概念,對於建築設計和室內裝修至關重要。

以下表格概述了一般建築物中不同類型空間的一層樓高度範圍:

空間類型 一層樓高度範圍(公尺)
住宅公寓(一般) 2.7 – 3.0
豪華住宅公寓 3.0 – 3.6
辦公樓 2.8 – 3.2
學校教室 3.0 – 3.5
商店 3.0 – 4.0
倉庫 4.0 – 6.0

一層樓高度的影響

居住舒適度: 一層樓高度直接影響室內的通風和採光條件,較高的天花板有助於空氣流通、自然光線的進入,並營造寬敞明亮的空間,提升整體居住舒適度。

空間感: 天花板高度對視覺感受產生重大影響。較高的天花板讓空間顯得更大更開闊,而低矮的天花板則會產生侷促感。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會運用一層樓高度來操縱空間感,滿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功能佈局: 一層樓高度影響空間中的傢俱佈局和動線規劃。較高的天花板允許堆疊式或閣樓設計,增加垂直使用空間;而低矮的天花板則限制了傢俱的高度選擇和活動空間。

結構考慮: 一層樓高度與建築物的整體結構設計相關。較高的天花板需要更強的結構支撐,包括加強柱子和樑。因此,一層樓高度的調整必須在設計初期就進行仔細考量。

成本因素: 天花板高度會影響建築成本。較高的天花板需要使用更多的建材和勞力,增加施工費用。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權衡一層樓高度的效益與成本因素。

總結

一層樓高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建築設計要素,影響著空間的舒適度、美觀性、功能性和經濟性。瞭解不同類型空間的適當一層樓高度範圍,可以有效地營造令人愉快的居住環境、提高空間利用效率並優化建築物整體價值。

延伸閲讀…

香港典型住宅單住的樓底高度是2.8

屋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