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角骨與龍宮骨
龍骨,特指龍角骨和龍宮骨。龍角骨為眉毛上方延伸並突出之骨,影響眉毛形狀。龍宮骨圍繞雙眼,影響眼睛大小與形狀。
龍角骨的特性


龍角骨罕見且獨特。縱橫延伸者剛毅堅強,橫眉冷對一切。婉轉內縮者眉目清秀,温和耐性。
擁有龍角骨的女性特質
縱橫延伸的龍角骨,使其具備霸氣與決斷力,行事果敢,挫折中也能保持冷靜與韌性。婉轉內縮者耐心專注,事業發展順遂。
龍角骨與面相
龍角骨在面相學中代表帝王之相。具有龍角骨的人社會地位崇高,官運財運皆佳。但若破財相、龍骨馬皮之相或行徑不端,則會影響其運勢。
骨相與官位
面相中存在不同部位的骨骼,與官階相呼應:
骨相 | 官階 | 特徵 |
---|---|---|
顴骨高凸 | 九品 | 膚色紅潤 |
輔骨微現 | 八品 | 鼻樑端正 |
輔角有稜 | 七品 | 鬢角寬闊 |
天中豐滿 | 六品 | 印堂端正 |
伏犀明顯 | 五品 | 輔角飽滿 |
伏羲骨種類
伏羲骨分為三種:
- 朝天犀骨:從鼻根貫入腦頂,官至人臣,福氣財運佳。
- 武庫伏犀骨:上達髮際,下抵印堂,誠信機智。
- 巨鰲伏犀骨:上達髮際之間,下抵華蓋之部,胸懷大志,剛毅果斷。
貴骨相理
頭部骨相代表運勢,其中九種骨相為貴骨:顴骨、驛馬骨、將軍骨、日角骨、月角骨、龍宮骨、伏羲骨、巨鰲骨、龍角骨。
龍角骨女:中國傳説中的神秘生物
龍角骨女的傳説在中國民間流傳已久,是一種傳説中的骨架生物,據説具有人形的上半身和蛇形的下半身。其名稱中的「龍角」和「骨女」分別代表了它們的頭頂長有龍角和全身由白骨構成的骸骨特徵。
文獻記載
「龍角骨女」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書中記載:「西山經」中提到了「骨女」,傳説在西邊的玉山有一種生物名為「骨女」,形似人但其骨骼外露。「海內南經」中則出現了「龍角骨女」,記載:「西南深海上千里的東海中有一神山名為長股之山,上有龍角骨女,食人。」
民間傳説
在民間傳説中,龍角骨女是一種生活在深山老林或荒僻洞穴中的靈異生物。它們外表與人類相似,擁有美麗的人臉和披散的長髮,但其身體卻是一副巨大的白骨架。龍角骨女的骨架被描述為「森森白骨」,具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且能夠發出尖鋭的嚎叫聲。
傳説中,龍角骨女以食人為生,它們會悄悄地潛伏在山林中,尋找落單的獵人或樵夫。當獵物經過時,龍角骨女會從隱藏處衝出,用鋒利的爪子抓住獵物,並用牙齒將其撕裂。它們的骨架身體讓它們力大無窮,且無堅不摧,獵物幾乎沒有脱逃的可能。
習性與能力
根據民間傳説和文獻記載,龍角骨女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
- 夜視能力:龍角骨女的眼睛能適應黑暗,在夜晚也能清楚地看清事物。
- 無影身法:龍角骨女能移動得很迅速,且不會留下身影,讓獵物難以察覺它們的蹤跡。
- 骨刃攻擊:龍角骨女的身體堅硬如骨,它們可以用骨骼作為武器,刺傷或砍殺獵物。
- 幻化能力:部分傳説中記載,龍角骨女可以幻化成其他生物或人的模樣,迷惑獵物。
分佈與禁忌
在民間傳説中,龍角骨女的出沒地點並無嚴格限制,但多集中在山林、洞穴、古墓等僻靜之地。傳説中,如果人在荒野中遭遇龍角骨女,切忌回頭和逃跑,否則會激怒它們。最好的應對方式是閉上眼睛,裝死或倒地不起,這樣龍角骨女可能會把人當成屍體而離開。
相關研究
龍角骨女的傳説源遠流長,但並未得到科學證實。學者和民俗學家普遍認為,龍角骨女可能起源於對未知生物的恐懼和幻想。民間傳説中對它們的描述可能融入了不同的元素,包括古代化石、傳染病和山林中野生動物的形象。
- 湖南長沙的「血琵琶女」:傳説中是一種沒有皮膚,長著龍角的骨架生物,以吸食人血為生。
- 廣東潮汕的「紙紮新娘」:傳説中是一種被製成紙嫁衣的骨架女鬼,會附身到活人身上,吸取其精血。
- 東北民間的「大仙」:傳説中是一種長著龍角和骨架身軀的仙風道骨生物,能夠預知吉凶禍福。
小結
龍角骨女的傳説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和想像力。這些傳説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代代相承,成為了豐富中國民間傳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