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乃「有無」之源流,萬物肇始於此
- 「無」,虛無縹渺,不可形狀,乃道之本源。
- 「有」,由「無」而生,有形有象,即宇宙萬物。
「一、二、三」的演變


「一」指「道」,虛靜無為,不生不滅。
「二」指「陰陽」,對立又相融,化生天地。
「三」指「天地萬物」,陰陽交合造就。
由「二」至「三」的生成
- 陰陽交互作用,生出無盡變化,即「二」。
- 變化積累,孕育萬千景象,即「三」。
天地萬物,歸根究底
萬物紛繁複雜,皆源自「道」。
道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捉摸,猶如「指非指」。
理解「道」之途:返璞歸真
- 遵循「道」的規律,回歸自然本真。
- 捨棄繁雜紛擾,尋覓內心寧靜。
- 與「道」相融相契,獲得大徹大悟。
道法自然,與天地齊壽
- 天地無私,滋養萬物。
- 人順應天道,怡然自得。
- 追隨「道」的腳步,長生久世,永恆不朽。
表:道生萬物的過程
演變階段 | 含義 |
---|---|
「道」 | 無極,不可名狀 |
「無」 | 道之本源,虛無縹緲 |
「有」 | 由「無」而生,有形有象 |
「一」 | 道,無形無相,不生不滅 |
「二」 | 陰陽,對立相生,變化無窮 |
「三」 | 天地萬物,陰陽交合造就 |
道生萬物:從一到三的創生之鑰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短短的十個字,揭示了宇宙萬物創生的基本規律和過程,影響深遠。
一生二,二分化
「一生二」指道化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相生相剋,形成最基本的矛盾對立關係。例如:
屬性 | 陰 | 陽 |
---|---|---|
方向 | 下 | 上 |
性質 | 冷 | 熱 |
狀態 | 收縮 | 膨脹 |
二生三,三生萬物
「二生三」指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產生第三種力量——五行。五行分為金、木、水、火、土,代表萬物的構成物質。
五行 | 特性 | 物質構成 |
---|---|---|
金 | 剛硬鋒利 | 金屬、礦物 |
木 | 生長茁壯 | 植物、木材 |
水 | 流動滋潤 | 液體、海洋 |
火 | 炙熱光亮 | 火焰、太陽 |
土 | 厚重載物 | 大地、土壤 |
三生萬物,無窮演化
「三生萬物」指陰陽五行相互配合,衍生出生生不息的萬物。萬物具有不同的屬性、形態和功能,構成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
範例與應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規律廣泛應用於哲學、科學、醫學等領域,例如:
- 天體運行:恆星、行星圍繞中心運行的規律符合陰陽二氣交替變化的模式。
- 生物演化:生物種類從簡單到複雜的演進過程體現了「一生二,二生三」的發展規律。
- 中醫理論:臟腑經絡與陰陽五行對應,用於診斷和治療疾病。
結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古訓揭示了宇宙創生的奧秘,闡述了陰陽五行相互作用的原理,為人類理解物質世界提供了一把鑰匙。它不僅是哲學思想的基石,更在科學實踐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指導意義。
延伸閲讀…
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創作的書籍)
如何理解《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