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穴位置】揭密梵穴位置!從滿頭霧水到大澈大悟,七輪外的神秘「明點」

【梵穴位置】揭密梵穴位置!從滿頭霧水到大澈大悟,七輪外的神秘「明點」

人體奧秘:脈、氣與明點

人體的奧秘藴藏於細心層次的探索中,尤其是無上瑜伽修習細身心,對於構成細身的氣、脈、明點的特性至關重要。脈作為氣息運行的軌道,亦是心識依託的載體,因此脈道是修習氣與明點的生理基礎,尤為關鍵。

梵穴位置 Play

脈的特性

脈是氣息運行的通路,類似於中醫中的經絡。藏密認為,人體共有72000條脈絡,其中主要有三類:

梵穴位置

  • 水脈:白色脈絡,分佈於脊柱和四肢,數量為24000條。
  • 血脈:紅色脈絡,分佈於身體中部,數量為24000條。
  • 氣脈:氣血交融之脈絡,與黑白脈併列向上,數量為24000條。

人體最重要的脈絡稱為四輪脈道,包括中脈(阿斡都帝脈)、左脈(辣麻荼脈)、右脈(辣羅荼脈)及前脈。中脈是生命的中樞脈,左、右脈則負責能量的平衡。

氣的特性

藏密將人體之氣分為兩大類:

  • 根本氣:生命的本源,產生於臍下三脈會合處,又稱命根氣。
  • 支分氣:分佈於全身,負責不同的功能,包括上行氣、下行氣、平行氣、遍行氣等。

氣為生命動能,錯亂阻滯則會導致疾病,特別是持命氣,若失調則可能致昏迷、瘋顛甚至死亡。

脈輪

三脈的交會點稱為脈輪,表現在身體上形成了不同的能量中心,各司其職,運行著生命能量:

脈輪 位置 顏色 功能
摩尼輪 會陰 紅色 生命力
海底輪 生殖器頂端 橙色 性慾
臍輪 臍部 黃色 消化
心輪 心臟 綠色
喉輪 喉部 藍色 表達
眉心輪 眉間 靛色 直覺
頂輪 頭頂 紫色 靈性

脈輪的數量、位置、顏色及光澤等特性在藏密中存在不同的傳承和派別,但其作用大同小異,是生命能量運行和平衡的關鍵。

梵穴位置

梵穴位置對於中醫養生及穴道點壓療法至關重要。梵穴位於人體頭頂正中央,兩耳尖連線的正中點,其位置在臨牀上有以下特徵:

位置描述 特徵
解剖學位置 顱骨頂正中,矢狀縫線與冠狀縫線的交點
體表標誌 兩耳尖連線的正中點,頭頂正中央
點壓定位 用拇指或食指輕輕按壓頭頂正中,可感受到一個凹陷區域

梵穴又稱百會穴,被認為是人體經絡彙聚於頭頂的匯穴,有疏通經絡、醒腦益智、調節氣血等作用。常按壓梵穴有助於緩解頭暈、頭痛、失眠、精神不振等症狀。

梵穴的點壓方法:

  1. 取坐姿或仰卧位。
  2. 用拇指或食指輕輕按壓梵穴。
  3. 以舒適的力度,垂直向下按壓,可輕微轉動手指。
  4. 持續按壓約1-2分鐘,再放鬆。
  5. 可重複按壓數次。

注意事項:

  • 按壓梵穴時,力度不宜過大,以免造成不適。
  • 梵穴點壓一般不建議 pregnant 婦女及嬰幼兒使用。
  • 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應諮詢醫師後再進行梵穴點壓。

梵穴的養生保健:

  • 經常按壓梵穴,有助於疏通經絡、醒腦益智、調節氣血。
  • 在頭暈、頭痛時,按壓梵穴可起到緩解作用。
  • 在失眠時,按壓梵穴有助於安神助眠。
  • 在精神不振時,按壓梵穴可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梵穴是人體重要的穴位之一,通過正確的點壓手法,可以發揮其養生保健功效。對於中醫療法來説,梵穴位置的準確掌握與運用,有助於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延伸閲讀…

七輪外的太陰輪甘露輪梵穴輪明點

中脈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