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棺位:逝者對後代的殷殷期盼
「壓棺位」是一種傳統的喪葬習俗,在都會區逐漸式微,但仍有部分家屬會堅持於殯儀館舉行。根據各地禮俗不同,壓棺位的物品也略有差異。
壓棺位的意義


壓棺位,旨在「壓煞」原先放置棺木所累積的煞氣,並驅除不祥之氣。同時,壓棺位的物品也藴含著逝者對後代子孫的祝福,寓意「起家」興旺。
壓棺位的物品
壓棺位的物品通常包括:
| 物品 | 寓意 |
|—|—|—|
| 發粿 | 發財 |
| 桶箍 | 家族團結 |
| 韭菜 | 長命百歲 |
| 糖果 | 甜蜜如意 |
| 水桶 (裝水和零錢) | 財源滾滾 |
| 烘爐 | 除穢、生生不息 |
| 碗筷 | 家庭和睦 |
| 米包 | 衣食無憂 |
| 蠟燭 | 後代興旺 |
壓棺位的份數
壓棺位的份數根據逝者的兒子人數而定,每位兒子一份,再加上長孫的一份。尚未分家的家庭,則可統一準備一份。
壓棺位的流程
出殯後,家屬會將棺木移至原先放置處,象徵重振家聲。隨後,有德者會於此處放置壓棺位物品,並點燃烘爐和蠟燭。壓棺位物品通常會放置三天後撤去。
殯儀館中的壓棺位
在殯儀館舉行喪禮的家庭,通常不會進行壓棺位儀式。然而,若家屬堅持,禮儀人員應尊重並協助進行。
壓棺位物品處理
前言
壓棺位物品是指放置於死者棺木中的陪葬品,在中國傳統喪葬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伴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壓棺位物品的處理也逐漸受到關注。以下是針對壓棺位物品處理提出的全面探討。
處理方式
壓棺位物品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方式 | 描述 | 優點 | 缺點 |
---|---|---|---|
火化 | 將壓棺位物品與死者一同火化 | 徹底處理,符合衞生標準 | 可能損壞珍貴文物或遺物 |
深埋 | 將壓棺位物品深埋於墓穴中 | 保留原物,便於日後發掘 | 佔用土地,存在安全隱患 |
捐贈 | 將有文化或歷史價值的壓棺位物品捐贈給博物館或文化機構 | 保障文物價值,弘揚文化 | 需經過相關審核,可能涉及財產權爭議 |
拍賣 | 將有經濟價值的壓棺位物品進行拍賣 | 變現獲利,支持慈善事業 | 可能低估文物價值,流入不法之徒手中 |
留存 | 將壓棺位物品留存在家庭中 | 傳承紀念價值,慰藉後人 | 佔據儲物空間,易於遺失或損毀 |
具體考量因數
在選擇具體的壓棺位物品處理方式時,應綜合考量以下因數:
- 文物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物品的材質和保存狀況
- 家庭的意願和經濟能力
- 相關法規和政策規定
- 對環境和公共安全的影響
相關法規
在我國,《文物保護法》、《殯葬管理條例》等法規對壓棺位物品的處理進行了規範,主要涉及:
- 文物級壓棺位物品應由國家收藏保護。
- 非文物級壓棺位物品的處理應遵循安全、環保、尊重傳統的原則。
- 對非法倒賣、盜竊壓棺位物品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案例分享
1. 清朝金棺
1988年,四川成都發現一具清代金棺,內含大量金銀珠寶。後經國家文物局鑑定為珍貴文物,現收藏於四川省博物館。
2. 滿清皇陵陪葬品
1996年至2008年間,考古人員發掘了清東陵和西陵,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陪葬品。這些文物被統一交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延伸閲讀…
壓棺位是什麼?除了除穢氣也象徵吉祥 – YouTube
鍾渝萍-生命美學禮儀師- 關於「壓棺位」 …
結語
壓棺位物品處理是一項複雜而富有意義的工作,需要從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社會倫理等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考量。通過適切的處理方式,我們不僅能保護文物,傳承傳統,還能弘揚文化,慰藉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