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山惡水:形容枯寂荒涼,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
窮山惡水,意指荒蕪貧瘠的山地和兇險急湍的河川,形容環境惡劣、生存不易的所在。它既可以作為字面意義上的地理環境描述,也可以比喻人生困境和社會問題。


意義 | 例句 |
---|---|
地理環境 | 翻山越嶺跋涉過無數的窮山惡水,方得以到達目的地。 |
人生困境 | 面對窮山惡水的困境,他依然咬緊牙關,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欽佩。 |
社會問題 | 在貧窮落後的窮山惡水地區,人民的生活條件極為困苦。 |
「窮山惡水」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中,形容西域地區的自然環境惡劣。隨著時間推移,它的涵義逐漸擴展,既可以描繪偏僻荒涼的地理景觀,也可以用於比喻艱險困苦的生活境遇。例如:
地理描繪:
- 橫亙在眼前的羣山巍峨險峻,令人望而生畏。而湍急的江河奔流不息,阻斷了行旅之路,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困境比喻:
- 面對失業、疾病等種種人生挫折時,他感到猶如困處於窮山惡水中,孤立無援,寸步難行。
社會現狀:
- 在邊遠地區的窮山惡水裡,當地居民至今仍過著貧困落後的生活,缺乏基本的醫療、教育資源。
窮山惡水,人煙稀少之意
窮山惡水的意思,即指山峯貧瘠、水流險惡,人跡罕至之地。通常用於形容偏僻、荒涼或生活條件艱苦的地方。
相關成語
成語 | 釋義 |
---|---|
窮山惡水 | 山峯貧瘠、水流險惡之地 |
荒山野嶺 | 偏僻、人煙稀少的地方 |
鳥不生蛋 | 極為荒涼,無人居住 |
與世隔絕 | 遠離塵世,與外界隔絕 |
舉目無親 | 孤身在外,沒有親友相伴 |
典故
「窮山惡水」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伯夷列傳》中:「夷、齊聞周將興,乃披髮文身,逃於首陽山,采薇而食。及武王克殷,夷、齊不食周粟,遂餓死於首陽山。」伯夷和叔齊為商朝遺賢,不願歸順周朝,逃避至首陽山,後因無法接受周朝的統治而餓死。首陽山地勢險峻,生活條件艱苦,故有「窮山惡水」之稱。
近義詞
- 不毛之地
- 荒無人煙
- 前不着村、後不着店
反義詞
- 桃源仙境
- 樂土
- 繁華都市
實際應用
- 這個村莊位於窮山惡水之中,交通不便。
- 為了修建這條公路,我們必須穿過一片窮山惡水。
- 這些逃犯躲藏在窮山惡水之間,很難被捕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