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特徵 | 具體條文 |
---|---|
根本法地位 | 第5條、序言 |
法律效力高於其他法 | 第5條 |
修改程序嚴格 | 第64條 |
體現黨的基本理論和路線 | 序言第7段 |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 序言第7段 |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 第1條 |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 第1條 |
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 序言第7段 |
憲法內容重點
– 社會主義基本特徵
-生產資料公有制:第6條
-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基礎:第1條
-人民民主專政:第1條、序言第6段
– 民主發展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2、3條
-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第2、33條
– 法制建設
-法制統一和尊嚴:序言、第5條
-機關和個人遵守憲法和法律:第5條
-公民法律平等:第33條
-立法主體和程序:序言
-法律執行和適用原則:序言
– 民族團結和平等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序言
-民族一律平等:第4條
-區域自治:第4條
-語言文字自由:第4條
– 祖國統一
-台灣主權完整:序言
-一國兩制:序言
-設立特別行政區:第31條
– 改革開放精神
-堅持改革開放:序言第7段
-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第14條
-對外開放:第18條
母法:司法體系的基石
母法,在法學的範疇中,具有兩層意涵。首先,其指涉最高位階、具有約束力的基本規範,確立一個國家的司法架構和運作規則。其次,母法也代表着法律體系中的上位法規,對下位規範產生效力。


母法的特性
母法通常具備以下特性:
- 至高性: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凌駕於所有其他規範之上。
- 普遍性: 適用於所有個人和實體,不分身份或地位。
- 基本性: 規範國家運作的基本原則,包括權力分立、人權保障等。
- 穩定性: 難以被修改或廢止,以確保法律體系的穩定和持續性。
母法的作用
母法在司法體系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 建立司法框架: 界定司法機構的運作方式,包括法院管轄權、裁判程序等。
- 保障法律穩定性: 阻止臨時或隨意的法律制定,避免司法權濫用。
- 保護基本權利: 確立公民享有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防止國家權力侵害。
- 提供法律依據: 為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和個人提供明確的法律規範,確保法律的公正執行和維護。
各國母法的形式
不同國家的母法形式不盡相同。常見的形式包括:
國家 | 母法形式 |
---|---|
中華民國 | 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憲法 |
美國 | 憲法 |
英國 | 普通法原則 |
德國 | 基本法 |
表格説明:
此表格僅列出少數幾個國家的母法形式,並不包含所有國家。各國的母法形式可能因其歷史、文化和政治體制而有所不同。
結論
母法對於任何司法體系都是至關重要的基礎,它確立了法律框架、保障法律穩定性和保護基本權利。作為上位法規,母法為整個法律體系提供最高規範,確保法律制度的有序運行。
延伸閲讀…
<母法> 辭典檢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2021
母法- 教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