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鳥種類】認識相思鳥:種類繁多的痴情鳥

【相思鳥種類】認識相思鳥:種類繁多的痴情鳥

相思鳥(Leiothrix argentauris)

基本特徵:

相思鳥屬鳥類,體形小巧靈活。嘴形粗壯,呈弧狀。鼻孔不隱藏於羽毛下,翅膀較長,尾部稍平或呈叉形,外側尾羽向外彎曲。尾羽覆蓋長,跗蹠纖細修長,雄雌外形相異。

相思鳥種類 Play

棲息環境:

分佈於常綠闊葉林、竹林、灌叢中,活動範圍較低,主要在地表或低層樹叢活動,有時也會上到較高樹冠。

相思鳥種類

食性:

以昆蟲為主食,包括膜翅目幼蟲、雙翅目長腳蚊及蟲卵、白蟻等,也會食用種子、漿果等植物果實。

行為特徵:

相思鳥性格活潑,動作靈敏。經常跳躍活動,很少安靜停留。鳴叫婉轉動聽,具有多種音節,雌鳥叫聲較為單一。雄鳥求偶期間鳴聲尤其悦耳,會展翅振動身體高歌。

繁殖:

繁殖期時,雌雄配對,共同築巢繁殖。巢穴通常建在低矮樹叢或竹林中,由苔蘚、乾草、枯葉等材料構成,巢內襯有細軟纖維。雌鳥一次可產下2-4枚蛋。

人工飼養:

相思鳥是深受喜愛觀賞籠鳥,但人工飼養需注意提供適當的食物和環境,避免過度餵養或環境緊迫,以免造成健康問題。

保護現狀:

由於捕獵和棲息地減少等原因,相思鳥數量有所下降,已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應採取措施控制捕獵、保護其棲息地。

亞種分佈:

相思鳥有10個亞種,其中4個分佈於中國:

  • 滇西亞種:分佈於西藏東南部和雲南西北部,頸部呈淡橄欖色。
  • 滇南亞種:分佈於雲南南部思茅及西雙版納,喉部呈黃色,喉側有紅色。
  • 西南亞種:分佈於雲南東南部,翅膀覆羽呈綠色,沾有灰色;喉部和上胸呈紅色。
  • 指名亞種:分佈於我國甘肅南部,四川、雲南、廣西等省份。
亞種 分佈範圍 喉側紅色 喉側顏色
滇西亞種 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 赭色縱紋
滇南亞種 雲南南部 朱紅色
西南亞種 雲南東南部、廣西西南部 朱紅色
指名亞種 甘肅南部、四川、雲南、廣西 黃色

相思鳥種類

相思鳥,別名紅嘴相思鳥,因嘴紅色得名,是一種色彩繽紛的熱帶鳥類。全球共有43種相思鳥,主要分佈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及亞洲等熱帶地區。這些小鳥體長一般為13-14公分,體重約40-60克。雌鳥和雄鳥外表差異較大,雄鳥通常全身顏色鮮豔奪目,而雌鳥則相對樸素。

常見相思鳥種類

下列表格列出了一些最常見的相思鳥種類:

名稱 科學名稱 特徵
紅嘴相思鳥 Euodice cantans 嘴紅色,雄鳥身體大多紅色,雌鳥則為綠色,腹部黃綠色
紅腰相思鳥 Amandava amandava 雌雄鳥外形差異不大,嘴紅色,身體綠色,腰間有一圈紅色
火焰鳥 Lagonosticta senegala 雄鳥羽毛大多為紅色,腹部深粉紅色,雌鳥為深灰色,喙紅色
黑頭相思鳥 Lagonosticta larvata 雄鳥頭部黑色,身體深藍色,腹部長有一塊桃紅色,雌鳥頭部灰色,身體淺棕色
紫胸相思鳥 Lagonosticta rhodopareia 雄鳥紫胸,腹部桃紅色,雌鳥頭部灰色,身體褐色

生態習性與繁殖

相思鳥羣居於草原、稀樹草原等開闊區域。牠們食性很廣,以草籽、穀物、水果為主食。相思鳥是典型的築巢鳥,牠們會在樹洞、灌木叢中或屋簷底下築巢。一次產3-7枚白色或帶斑點的卵。孵化約13-14天,幼鳥羽毛長約28天後就會離巢。

保育現狀

由於棲息地破壞和過度捕獵,一些相思鳥種類面臨滅絕的風險。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紅胸相思鳥和灰頸相思鳥列為易危物種。然而,其他種類,如紅嘴相思鳥,則被視為無危,原因是牠們適應力強且分佈廣泛。

延伸閲讀…

相思鳥[相思鳥屬鳥類的統稱]

相思鳥(鶲科相思鳥屬動物)

觀賞價值

相思鳥色彩鮮豔,外形嬌小,鳴叫婉轉,是很受歡迎的觀賞鳥類。牠們經常成羣在草地上覓食,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由於相思鳥易馴化,且喜愛歌唱,因此也被稱為「鳴禽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