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介紹
此文記述台中這個地方。台中城市源自日治時代,當時名為「台中州」。十九世紀及二戰期間,此地受到日本文化影響,遂名「台灣的京都」。


-
行政區劃:台中市涵蓋二十九個行政區,其中包括和平區,這是全國第四大行政區、直轄市第一大的行政區。
-
人口:2023年9月,台中有人口約284萬1225人,是全台第二大城。
-
教育:台中有國立中興大學、東海大學的高等教育機構,台中一中、台中女中、台中二中為早年設立的學校。
-
醫療與科技:台中設有台中榮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等醫療機關。中科科學園區為產業集聚區。
-
交通:鐵路方面有台中車站、高鐵台中站。機場則有清泉崗機場。
-
體育:台中有洲際棒球場、台中棒球場與台中巨蛋等場地。
-
觀光:台中有台灣美術館、國美館等文化設施,亦有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等自然景點。
-
美食:台中著名的小吃有太陽餅、珍珠奶茶、綠豆糕、排骨飯等,亦有米其林餐廳。
-
建築:台中車站、台中州廳、中央書局為知名建築,曾登上米其林平面圖。
-
宗教信仰:大甲鎮瀾宮為知名媽祖廟,享譽全台。另有台中樂成宮、萬和宮等重要寺廟。
台中因其戰略位置,歷來為人口稠密之地。此處人文薈萃,科技發達,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
台中地名的由來
起源與演變
台中地名的由來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朝時期。以下表格整理了台中地名的演變:
時期 | 地名 | 意義 |
---|---|---|
清朝 | 大肚 | 以當地主要河流大肚溪命名 |
清朝 | 彰化縣台中堡 | 隸屬於彰化縣,台中堡為其轄區之一 |
日本統治時期 | 台中 | 「台中」一詞源自西拉雅語「Taichu」,意指「平原」或「盆地」 |
中華民國時期 | 台中市 | 1920年升格為市,沿用「台中」之名 |
地名的傳説
關於台中地名的由來,也流傳著許多傳説,其中最著名的傳説是:
傳説昔日一名漢人移民途經台中盆地時,被眼前遼闊平原所震撼,不禁脱口而出:「此地真是大肚平原哪!」後來,當地人便將此地取名為「大肚」,並簡稱為「台中」。
地名與地理環境
台中地名的由來與其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台中盆地位於台灣中部,地勢平坦,四周環山,有「台灣之心」之稱。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得台中成為交通樞紐和農業重鎮,也影響了地名演變的過程。
文化意涵
台中地名的由來反映了台灣歷史文化的變遷。從「大肚」到「台中」,地名承載了不同時期的歷史記憶,也見證了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融合。
延伸閲讀…
台中地名的故事 – 民報PeopleNews
台中市歷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