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池過濾設計】魚池過濾設計:打造清澈健康的魚池

【魚池過濾設計】魚池過濾設計:打造清澈健康的魚池

魚池過濾系統概述

溢流式魚池過濾系統由四部分組成:沉澱、過濾、生化和淨水。地下池還需配備污水管。主池水通過底排管流入過濾沉澱倉,再經反水板進入物理過濾、生化過濾,最後進入淨水倉。水泵將淨水抽回主池,並設置面水管和直角管件,將主池表水引入沉澱倉。物理過濾採用珊瑚石、過濾棉、毛刷、生化球和蠔殼等過濾材料。

魚池構造順序

魚池過濾設計 Play

魚池建造順序為:挖掘坑池-布管-打魚池窩底-構建鋼筋混凝土池壁-安裝過濾隔板。管材應選擇優質 PVC 水管。

設計簡要説明

魚池過濾設計

魚池過濾系統根據水池容積設計,50 立方以下水池採用小型過魚池過濾設備。50 立方以上水池採用以下設計方案:

  • 採用光催化景觀水處理系統進行淨水和殺菌
  • 過濾池面積約佔總面積的 10%-8%

設計依據

  •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 18921-2002)
  • 《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GB12941-91)
  • 《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GB12941-91)要求,經處理後的循環水應達到《景觀娛樂用水水質標準》C 類要求

處理工藝

採用溢流生化過濾 + 紫外線殺菌系統,並結合水泵循環系統。未處理的魚池水通過循環水泵吸入過濾系統。樹葉等雜物進入沉澱倉,防止堵塞水泵和處理設備。魚池水經過沉澱倉後通過溢流進入過濾毛刷、生化棉和超級細菌屋等過濾材料,去除水中細小的懸浮物、魚排泄物和殘留飼料。再經過紫外線殺菌系統處理,殺滅細菌和藻類。經殺菌處理後的水流回魚池,完成水循環處理。

參考工程方案

  • 過濾系統池放置在魚池旁綠化帶或隱蔽處
  • 安裝水泵將魚池水抽入水處理系統
  • 過濾裝置設置在平台下方,不影響景觀觀賞
  • 過濾池處理系統放置在出水柱後的綠化帶
  • 利用潛水泵循環水處理系統

設備作用原理

  • 生化過濾毛刷在生化倉繁殖消化細菌
  • 毛刷提供立體全方位的過濾空間
  • 紫外線殺菌系統利用紫外線光能殺滅細菌和藻類

魚池過濾設計:打造清晰健康的水生環境

魚池過濾設計對於維持魚池健康和水質至關重要。通過精心設計過濾系統,可以去除有害物質、控制藻類生長併為魚類營造一個安全宜居的環境。

過濾系統的類型

過濾器類型 工作原理 優點 缺點
機械過濾器 物理去除顆粒物質 易於維護、無需化學物質 可能無法去除較小顆粒
生物過濾器 使用細菌分解廢物 提供優質過濾效果、無需更換濾芯 起效緩慢、需要定期監測
化學過濾器 使用化學物質控制藻類等污染物 快速有效、適用於小水池 可能產生有害副產物

過濾系統的組件

魚池過濾系統通常包括以下組件:

  • 預過濾器: 去除較大型的顆粒物質
  • 機械過濾器: 使用海綿、砂礫或其他介質過濾較小顆粒
  • 生物過濾器: 容納硝化細菌,將氨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 化學過濾器: 使用活性炭、紫外線燈或其他化學物質清除污染物
  • 泵: 使水循環過濾系統

選擇合適的過濾器

選擇過濾系統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 水池體積
  • 魚類種類和數量
  • 預期的藻類和污染負荷
  • 預算

設計準則

魚池過濾系統應遵循以下設計準則:

延伸閲讀…

魚池過濾系統設計 – 淘寶

魚池過濾設計標準

  • 流量率: 過濾系統每小時應至少循環整個魚池體積一次
  • 過濾面積: 生物過濾器的面積應為水池體積的 0.5% 至 1%
  • 停留時間: 水在生物過濾器的停留時間應至少為 1 至 2 小時
  • 維護頻率: 定期維護對於保持過濾系統正常運行至關重要

通過遵循這些設計準則,您可以創建高效且持續保持水池清潔健康的過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