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敗陣,接連受挫]
年代 | 事件 | 原因 | 結果 |
---|---|---|---|
1979年 | 中越戰爭 | 越南入侵柬埔寨 | 中國對越南發動懲罰性戰爭 |
1968年 | 八二三炮戰 | 台灣國軍對金門駐守共軍砲擊 | 多名平民傷亡 |
1965年 | 第二次台海危機 | 中共軍演 | 美軍協防金門馬祖 |
1954年 | 日內瓦協定 | 法軍戰敗 | 越南分裂為南北兩越 |
1950年 | 韓戰爆發 | 朝鮮半島內戰 | 南北韓分界線形成 |
1949年 | 國共內戰 | 中共奪取政權 | 國府撤退至台灣 |
1937年 | 七七事變 | 日軍轟炸盧溝橋 | 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 |
1931年 | 九一八事變 | 日軍入侵滿洲 | 中國東北淪陷 |
[接連抗議,不斷遊行]
年份 | 抗議事件 | 訴求 | 結果 |
---|---|---|---|
2021年 | 香港國安法遊行 | 反對港版國安法 | 多人被捕 |
2020年 |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 | 保護港人免於被送中 | 運動失敗 |
2019年 | 反送中運動 |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 | 港府撤回修法 |
2018年 | 台灣太陽花學運 | 反對服貿協議 | 馬英九政府暫緩協議審查 |
2016年 | 南海仲裁裁決 | 反對中國南海主權聲索 | 美軍加大巡航頻率 |
2014年 | 雨傘革命 | 爭取香港普選 | 特首梁振英強硬鎮壓 |
2013年 | 反核遊行 | 反對核能發電 | 馬英九政府宣佈停建核四 |
2006年 | 反對軍購弊案 | 揭發軍購案貪腐 | 多名軍方官員被起訴 |
[反覆簽約,持續談判]


年份 | 協議事件 | 背景 | 影響 |
---|---|---|---|
1972年 | 中美聯合公報 | 尼克松訪中 | 兩國冰釋前嫌 |
1955年 | 萬隆會議 | 亞非會議 | 促進亞非團結 |
1937年 | 中德合作 | 德國扶持蔣介石 | 中國獲得軍事支援 |
1919年 | 巴黎和會 | 一戰後和約 | 中國收回部分主權 |
1907年 | 中俄協約 | 緩和邊境衝突 | 中國承認俄國對外蒙古宗主權 |
迭發音:語言中的豐富色彩
在語言溝通中,迭發音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賦予語言豐富的表達力和鮮明的個性。迭發音是指同一詞素或音節重複出現,並在語句中產生強調或特定語意的語言現象。
迭發音的類型
迭發音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描述 |
---|---|
完全迭發 | 整個詞素或音節重複 |
部分迭發 | 詞素或音節的一部分重複 |
疊韻迭發 | 聲母重複 |
疊調迭發 | 聲調重複 |
迭發音的功能
迭發音在語言中具有多重的功能,包括:
- 強調:重複的詞素或音節加強了語句中的某個要點或情感。
- 數量:迭發音可表示數量或程度上的增多。
- 持續:迭發音營造持續或進行中的狀態。
- 擬聲:迭發音模仿自然界或動作的聲音,具有擬聲效果。
- 情感表達:迭發音能傳達各種情緒,如興奮、恐懼或驚喜。
- 語氣修飾:迭發音可改變語句的語氣,表達肯定、否定或疑問。
迭發音的例子
不同的語言中都有豐富的迭發音現象,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例子:
- 中文:
- 慢慢:強調「慢」的程度
- 熱騰騰:形容食物剛出爐的狀態
- 紅通通:形容臉部異常的紅潤
- 英文:
- Little little:表示「非常小」
- Tick tock:模擬時鐘的走動聲
- Well, well, well:表達驚訝或諷刺
- 西班牙文:
- Poco a poco:一點一點
- ¡Ay, ay, ay!:表示疼痛或遺憾
- Chiquitito:形容非常小的事物
迭發音在文學中的運用
文學家善於運用迭發音營造生動的畫面、加強情感表達並提升語言的節奏感。例如:
詩句:
疊疊峯巒起,重重大山連。——李白《蜀道難》
小説:
那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寂靜的走廊裡迴盪。
結論
迭發音是語言中獨特而富有表現力的現象。它不僅豐富了語言的表達力,也體現了不同文化的語言特色。從強調、數量表達到情感渲染,迭發音在語言溝通和文學創作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延伸閲讀…
粵語審音配詞字庫
國家教育研究院-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