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土」理念下設計公司的輝煌
1998年,由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領銜創立,「人土」設計公司秉承著「人地和諧」的核心理念,集聚了逾 500 位各領域頂尖設計師。公司憑藉甲級設計資質及 ISO 9001 品質認證的專業素養,致力於打造影響深遠的建築佳作。


指標性設計專案:
- 2016年:榮獲世界建築節景觀最高獎,成為設計業界指標性的標竿。
- 全美景觀設計師協會年度大獎:十餘次蟬聯,見證公司卓越的景觀造詣。
- 世界青年建築師獎:兩度摘桂,展現出年輕團隊的才華洋溢。
-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獲六次殊榮,彰顯出公司對建築與環境的重視。
- 其他榮譽:獲獎無數,樹立起設計業界的領導地位。
專業領域廣泛,涵蓋各類:
- 城市規劃
- 建築學
- 景觀設計
- 環境設計
- 土木工程
- 電氣工程等
團隊陣容堅強
「人土」設計擁有逾 500 位經驗豐富的專業設計師和工程師,包括:
專業領域 | 人員數量 |
---|---|
城市規劃 | 100+ |
建築設計 | 150+ |
景觀設計 | 120+ |
環境設計 | 80+ |
土木工程 | 50+ |
其他相關 | 100+ |
土人與原住民族
引言
自古以來,土著人民被外界以「土人」一詞稱呼,但此詞彙背後隱含的負面意涵,已逐漸被「原住民族」取代。本文將探討「土人」一詞的使用與演變,以及其所反映的社會觀念和文化變遷。
「土人」一詞的起源與演變
「土人」一詞源自拉丁文「indigena」,意為「土生土長的」。在歐洲殖民時期,歐洲人來到美洲、非洲和亞洲等地,並將當地原住民稱為「土人」。此詞彙帶有「落後」、「野蠻」等貶義色彩,反映了歐洲中心主義與殖民思維。
表1:不同時期「土人」一詞的定義和使用
時期 | 定義 | 使用 |
---|---|---|
殖民時期 | 歐洲人對美洲、非洲、亞洲原住民的稱呼 | 表達歐洲中心主義,強調原住民落後、野蠻 |
20世紀初期 | 西方學術界和媒體對原住民的稱呼 | 逐漸帶有同情和尊重之意,但仍隱含文化優越感 |
20世紀中後期 | 被認為帶有貶義和歧視色彩 | 許多國家禁止使用,並改用「原住民族」等稱謂 |
原住民族概念的興起
隨著全球化和原住民權利運動的發展,「原住民族」一詞逐漸取代「土人」。「原住民族」強調原住民擁有固有土地、文化和政治制度,並賦予他們與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
表2:原住民族概念的特徵
特徵 | 説明 |
---|---|
固有領域 | 擁有自古以來居住的土地和資源 |
獨特文化 | 擁有自己的語言、傳統、習俗和知識體系 |
自治權 | 有權制定自己治理和管理社區事務的法律和制度 |
平等 | 與其他民族享有平等權利和尊嚴,包括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 |
「土人」與「原住民族」的差別
「土人」一詞與「原住民族」一詞存在著明顯的差別:
特徵 | 土人 | 原住民族 |
---|---|---|
意涵 | 負面、貶義 | 正面、尊重 |
觀點 | 歐洲中心主義、落後 | 多元文化主義、平等 |
目的 | 標籤化、歧視 | 承認、賦權 |
結論
「土人」一詞已逐漸被「原住民族」取代,反映了社會觀念和文化變遷。原住民族概念強調原住民的權利、尊嚴和文化獨特性,促進了多元文化主義和社會正義的發展。然而,消除歧視和偏見仍是一項持續性的任務,需要不同文化羣體之間的理解和尊重。
延伸閲讀…
土人_百度百科
Turen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