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林火山:武田信玄的軍旗
日本戰國時期的甲斐國將領武田信玄,採用了「風林火山」作為軍旗,旗幟上書寫著「風疾如疾,林徐如林,火掠如火,山不動如山」。這句話出自中國《孫子兵法·軍爭篇》,原文為:「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武田信玄讀過《孫子兵法》後,拜訪了和尚快川紹喜,表達了設計新軍旗的意願。他從《孫子兵法》中選擇了上述句子作為旗幟上的標語。
儘管「風林火山」旗幟普遍認為是武田信玄的原創,但早在200年前的南北朝時代,年輕武將北畠顯家就在對抗足利尊氏時使用了這一旗幟。北畠顯家是村上源氏的後代,博學多才,對《孫子兵法》深感興趣。
與現今所熟知的長方形陣旗不同,風林火山旗的原始形式是一個方形的黑色旗幟,上面有四行直書的文字。根據《甲陽軍鑑》和《川中島合戰圖屏風》,日本戰國時代中期的陣旗大多為方形。
然而,現存的戰國時代晚期的風林火山旗是一個長方形的藍色旗幟,導致許多書籍、影視作品和電子遊戲都採用了這個形式,而真正的風林火山旗則默默無聞。
特徵 | 風林火山旗 |
---|---|
形狀 | 起初為方形,後來為長方形 |
顏色 | 黑色或藍色 |
文字 | 風疾如疾,林徐如林,火掠如火,山不動如山 |
來源 | 《孫子兵法》 |
不動如山:穩若泰山的精神力量
不動如山,心境泰然。不動如山,意志堅定。
在紛繁喧囂的世間,人心很容易隨著外界的風雲變幻而動搖。然而,那些擁有「不動如山」精神力量的人,卻能泰然自若,不被外物所擾。
不動如山的境界
不動如山是一種境界,一種堅定不移、穩若泰山的精神狀態。擁有不動如山精神的人,往往具有以下特質:
特質 | 描述 |
---|---|
定力強 | 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不輕易受外界影響。 |
意志堅決 | 有明確的目標,並能排除萬難,堅持不懈地追求。 |
信念堅定 | 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不被流言蜚語所動搖。 |
心靈平和 | 擁有平靜安穩的心境,不受逆境所困擾。 |
培養不動如山的精神力量
培養不動如山的精神力量需要持續的訓練和心性修養。以下是一些方法:
方法 | 描述 |
---|---|
正念練習 | 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觀察自己的念頭和情緒,練習控制心念。 |
訓練專注力 | 培養持續專注於特定事物的能力,抵禦分心和外界的幹擾。 |
意志磨練 | 設定並堅持挑戰性目標,通過克服困難來鍛鍊意志力。 |
心靈鍛鍊 | 修習心靈鍛鍊法門,如冥想、瑜伽等,提升心靈的平和與韌性。 |
不動如山的力量
擁有不動如山的精神力量,可以帶來諸多益處:
- 穩定情緒:不輕易被外界的負面情緒所感染,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平衡。
- 提升專注力:不受幹擾,能專注於重要的事物,提高工作效率。
- 增強抗壓性:面對逆境時能保持冷靜,理性應對,化解壓力。
- 激發潛能:堅定的意志力能激發自身的潛能,突破自身極限。
不動如山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但卻是值得我們畢生追求的。通過持之以恆的訓練和心性修養,我們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成為不動如山的泰山,屹立於人生風浪之中。
延伸閲讀…
不動如山:活用兵法智慧,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孫子兵法完全使用手冊: 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