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架空道路,簡稱架空,是連續架於半空中的道路,主要用於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以提升行車速度和解決與鐵路或行人的交通衝突。
定義
架空道路是由連續的架空橋樑組成,常於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中使用。在中國大陸,將與地面道路立體交叉但互不連通的架空道路部分稱為上跨式立交或上跨路。


用途
架空道路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行車效率,或解決與鐵路或行人動線交會時的安全問題。它們通常不設紅綠燈,而是透過匝道與地面道路相連,並以立體交叉的方式避免與地面交通匯流。
特徵
架空道路通常將行人路與行車道分隔開來,或完全不設行人道、巴士站、斑馬線或交通燈。其設施與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類似,包括街燈、指示牌、路標和防護欄等。
跨線橋
為瞭解決鐵路分割市區和鐵路平交道的安全隱患,架空道路可能與鐵路立體跨越,稱為「跨線橋」。
香港連接路
香港連接路全長約 12 公里,其中約 9.4 公里為海上和陸上的架空道路,約 1 公里為隧道,還有約 1.6 公里為地面道路。
觀景山隧道工程
觀景山隧道工程中,因應不同的地質和環境限制,採用了四種不同的建造方法,分別為:
建造方法 | 特點 |
---|---|
鑽爆法 | 利用炸藥或液壓錘破巖開挖隧道 |
噴射混凝土法 | 在隧道壁面噴灑混凝土加強支撐 |
盾構法 | 使用盾構機掘進隧道 |
明挖回填法 | 在地面挖出隧道後再回填土方 |
行人天橋
除了架空道路外,行人天橋也是解決「人車爭路」的方案之一。
高架橋高度對交通與環境的影響
高架橋高度對交通與環境具有重大的影響。適當的高架橋高度有助於改善交通流量、降低空氣污染,並提升行人、自行車騎士和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
交通影響
1. 交通流量改善:
高架橋的高度會影響車輛通過橋樑的速度和通行量。較高的橋樑允許較大型的車輛通過,例如卡車和公共汽車,從而減少交通擁堵。
2. 減少事故:
較高的橋樑會提供更大的視線範圍,讓駕駛人有更多時間反應,這有助於減少橋上和周圍道路的事故發生率。
環境影響
1. 空氣污染減緩:
較高的橋樑會讓車輛廢氣更容易分散,有助於減緩路面附近的空氣污染。此外,橋樑也可以作為空氣濾網,阻擋空氣中的顆粒物。
2. 噪音降低:
較高的橋樑會隔離車輛噪音,降低周圍社區的噪音污染。
3. 綠化空間:
高架橋的下方空間可以規劃成綠化公園或其他開放空間,為城市提供額外的綠色空間,改善空氣品質並提供休閒場所。
各國高架橋高度標準
世界各國對於高架橋高度都有不同的標準,以確保交通安全和環境保護。以下表格列舉了一些主要國家的標準:
延伸閲讀…
香港道路
高架道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 | 高架橋高度標準 |
---|---|
美國 | 最低4.6公尺(15英尺) |
英國 | 最低4.5公尺(14英尺 9英寸) |
日本 | 最低5.0公尺(16英尺 5英寸) |
中國 | 最低4.8公尺(15英尺 9英寸) |
結論
高架橋高度的設計對交通和環境有顯著影響。適當的橋樑高度可以改善交通流量、減緩空氣污染、降低噪音,並為社區創造綠化空間。各國應根據交通需求、環境條件和社區需求制定適當的高架橋高度標準,以確保橋樑安全、高效且與周邊環境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