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園的蘇鐵世界:從外觀相似到分類糾葛]


恐龍園中生動重現了白堊紀晚期的景象,其中蘇鐵類植物與蕨類、棕櫚科植物,外表相仿,卻各自傳承著不同的血緣。這些看似古老的植物,實則與當代植物關係密切。蘇鐵類植物特徵與蕨類相近,被視作蕨類最親近的種子植物。恐龍時期,與恐龍共存的蘇鐵如今已滅絕。現存蘇鐵分類繁複,可分為蘇鐵科、藏米亞科、蕨鐵科三科,共十一屬。不同屬的蘇鐵形態差異甚大,再加上化石證據缺乏,分類困難重重。早期認為蘇鐵僅有一科,隨後又分為三科,後來有人提出第四科之説,但終究又回到三科分類。目前,美葉鳳尾蕉的分類仍有分歧:有人主張歸類於蘇鐵科,也有人主張應屬藏米亞科。
蘇鐵科屬 | 特徵 |
---|---|
蘇鐵屬 | 葉子呈現羽狀複葉,葉柄葉片分界明顯 |
鳳尾蕉屬 | 葉子分為鱗葉和葉片,鱗葉捲曲 |
裸子蕨屬 | 莖直立似蕨類 |
蕨葉蘇鐵屬 | 葉子似蕨葉,葉脈平行 |
藏米亞科屬
屬 | 特徵 |
---|---|
藏米亞屬 | 莖短扁球狀 |
短莖藏米亞屬 | 莖極短如地瓜狀 |
馬島蘇鐵屬 | 根系珊瑚狀,種子有肉質外皮 |
美葉鳳尾蕉屬 | 葉子為羽毛狀複葉,基部具鞘 |
蕨鐵科屬
屬 | 特徵 |
---|---|
蕨鐵屬 | 葉子為羽狀複葉,葉柄兩側有刺 |
鳳尾蕉:熱帶雨林中的優雅巨匠
鳳尾蕉(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也被稱為馬達加斯加旅行者蕉,原產於馬達加斯加,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獨特而優雅的扇狀葉片著稱。
形態
特徵 | 描述 |
---|---|
葉型 | 大型扇狀,長度可達數公尺 |
葉柄 | 長而直,呈三角形斷面,可高聳至20公尺 |
花朵 | 白色或藍色的漏斗形花序,產生大量的花蜜 |
果實 | 褐色的蒴果,內含數百顆黑色種子 |
分佈與生長環境
鳳尾蕉分佈在馬達加斯加以及熱帶非洲、東南亞和太平洋羣島等地。它們通常生長於潮濕的熱帶雨林或沿岸地區,喜愛陽光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特性
- 旱生:與芭蕉屬植物不同,鳳尾蕉是旱生的草本植物,沒有真正的莖。
- 耐旱:鳳尾蕉的扇狀葉片具有吸水功能,能幫助它們適應旱季。
- 生長迅速:在良好的條件下,鳳尾蕉可以快速生長,每年生長數個新葉片。
用途
- ** декора:**鳳尾蕉因其醒目的扇狀葉片,廣泛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用於景觀美化。
- 建材:鳳尾蕉的葉柄堅固且耐用,可以用於建造小屋、屋頂和橋樑。
- 食品:鳳尾蕉的花蜜和果肉可以食用,具有甜味。
- 藥用:在傳統藥物中,鳳尾蕉的葉子可以用於治療傷口、燒傷和腹瀉。
生態意義
- 棲息地:鳳尾蕉的扇狀葉片提供了豐富的庇護所和陰影,支持多種類型的昆蟲、鳥類和哺乳動物。
- 授粉:它們的花序吸引了大量的傳粉者,包括蜂鳥、蝴蝶和蝙蝠。
- 碳匯:作為一種大型植物,鳳尾蕉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於調節氣候變化。
注意事項
- 鳳尾蕉的種子具有輕微毒性,大量攝入會引起嘔吐和腹瀉。
- 它們的葉柄基部可能含有鋒利的纖維,處理時應注意安全。
延伸閲讀…
美葉鳳尾蕉
鳳尾蕉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