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釋義:號
類別 | 定義 | 例子 |
---|---|---|
名稱、別名 | 指人、事、物或概念等特定稱呼 | “國號」、「別號」、「外號” |
命令、發號施令 | 用於表示發出命令或指示 | “號令」、「發號施令” |
排定的次第 | 按順序編定的號碼或名稱 | “座號」、「編號」、「流水號” |
種、類 | 表示同一種類或性質的事物 | “像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
量詞 | 用於計算編定人物數目的單位 | “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 |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 | 吹奏特定旋律或信號的樂器 | “法國號」、「軍號」、「伸縮號” |
軍號所吹出的規定號音 | 用於發出軍事命令或信號的聲音 | “起牀號」、「衝鋒號” |
稱謂、稱呼 | 對人或事物尊稱或稱呼的方式 | “國君自號\” |
宣稱、誇言 | 自我標榜或誇大其辭 | “自號」為王,號稱天下無敵” |
召喚 | 招呼或召集的人或事物 | “號召天下英傑共襄盛舉” |
冠冕堂皇的「號」部首
「號」,一個看似簡單卻藴含深意的部首,在中文字體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許多漢字組成的基礎,更代表著權威和象徵。


部首的起源
「號」部首源自於甲骨文中的「口」,代表著人的嘴巴。在古代,統治者會用玉串成的珠串掛在嘴上作為權威象徵,因此「號」字逐漸演變為代表命令和號令的意思。
「號」部首的組成和分類
「號」部首由「口」、「刀」和「夕」三部分組成。根據這些組成部分的排列,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 組成 | 例字 | 意義 |
---|---|---|---|
口刀旁 | 口 + 刀 | 號、令 | 指揮、命令、號召 |
夕口旁 | 夕 + 口 | 喚、呼 | 呼喚、叫喊、命令 |
常見「號」部首漢字
包含「號」部首的漢字共有 102 個,其中常見的漢字如下:
漢字 | 讀音 | 解釋 | 部首組成 |
---|---|---|---|
號 | hào | 命令、稱呼、號碼 | 口刀旁 |
令 | lìng | 命令、條令、令狀 | 口刀旁 |
喚 | huàn | 呼喚 | 夕口旁 |
呼 | hū | 叫喊、呼喚 | 夕口旁 |
「號」部首在人名和地名中的應用
「號」部首在中文人名和地名中也廣泛使用,表示尊稱、紀念或特殊意義。例如:
- 人名: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王羲之(字逸少)
- 地名:台灣(省號:台)、北京(市號:京)、上海(市號:滬)
此外,「號」部首還常與「名」部首相結合,形成「姓名」一詞,表示一個人的名稱。
「號」部首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除了漢字之外,號部首在其他領域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包括:
領域 | 用途 |
---|---|
音樂 | 音階、音符 |
數學 | 數字 |
軍事 | 軍銜 |
物理 | 符號、單位 |
小結
「號」部首是一個兼具象徵性與功能性的重要部首,它在中文字體、人名地名、其他領域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瞭解它的起源、組成和應用,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漢字的結構和文化內涵。
延伸閲讀…
號(注音:ㄏㄠˋ ㄏㄠˊ 部首:虍) | 《國語字典》
號-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