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監:掌管天象,預示禍福
歷史沿革
縱觀中國歷史,歷朝歷代皆設有主管天文、曆法的部門,名稱不盡相同。
朝代 | 部門名稱 |
---|---|
周朝 | 太史寮 |
東漢、北齊 | 太史署 |
隋代 | 太史曹、太史局、太史監 |
唐代 | 太史局、太史監、司天台 |
宋代 | 太史局、司天監、翰林天文院 |
金代 | 司天台 |
元代 | 太史院、回回司天監 |
明代 | 司天監、回回司天監、欽天監 |
職能與意義


欽天監之職,主要包括:
- 觀測天象,推演曆法
- 授時,確定季節、時辰
- 預測禍福,據天象變化研判朝代興衰
中國古代,天象被視為與人間禍福息息相關。編纂曆法與授時,不僅是確立正朔之舉,更是具備重大政治意義。平民百姓不得從事相關工作,僅有皇家設立欽天監予以管理。
著名事件
- 康熙曆獄:清朝康熙年間發生,緣起於欽天監人員修改曆法引起爭議。
- 嚴光與劉秀:東漢時期,欽天監發現客星犯帝座,有人建議誅殺嚴光,後經劉秀解釋,化險為夷。
- 唐玄宗與進士:唐朝開元年間,欽天監預測有名士將在同日身亡,結果應驗在進士科舉中。
結語
欽天監,作為中國古代天文、曆法機關,不僅掌管著天象觀測與時間授予,更具有預測禍福、輔佐帝王的職能。歷經朝代更迭,其職能與影響力貫穿中國歷史,成為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欽天監:古代中國的皇家天文台
欽天監是中國古代掌管天文和曆法的官署,其地位十分重要,直接關係到朝廷的祭祀、徵戰和重大決策。本篇將詳細探討欽天監的歷史、機構和天文成就。
歷史沿革
欽天監最早可追溯至漢朝的「太史令」,負責觀測天象和記錄天象。到了唐代,設立「司天台」,專司天文和曆法。宋朝延續前朝制度,並將司天台改名為「欽天監」,寓意受皇帝欽命掌管天文。
欽天監機構
欽天監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官署,其組織機構包括:
職位 | 主要職能 |
---|---|
監正 | 主管天文和曆法事務 |
少監 | 協助監正管理 |
博士 | 從事天文研究和曆法制定 |
副博士 | 輔佐博士進行研究 |
編修 | 編纂天文曆法書籍 |
校正 | 校正天文曆法資料 |
典簿 | 管理欽天監文書 |
漏刻令 | 管理漏刻設備,測定時辰 |
欽天監設有天文台, оснащенный天文望遠鏡、渾儀、圭表等觀測儀器。此外,欽天監還設有占星閣,負責 астрологические預測和占卜。
天文成就
欽天監在天文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
календарь制定
欽天監編纂完善了中國曆法,包括農曆和天曆。農曆以月亮圓缺變化為基礎,而天曆則以地球繞太陽運行週期為基礎。欽天監通過持續觀測,不斷調整完善曆法,提高其準確性。
天文觀測
欽天監系統地進行天文觀測,建立了詳細的星圖。他們觀測日月食、行星運動、彗星出現和流星雨,記載天文異象,為天文學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天象預測
欽天監根據天文觀測,進行天象預測。他們預測日月食、旱災、水災等自然現象,並上報朝廷,以便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地位和影響
欽天監在地古代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職能不僅限於天文和曆法。欽天監還參與重大政治決策,例如選擇國都、確定祭祀時間、推算吉凶等。其天文預測和占星結果也對朝廷有重大影響。
欽天監的天文學成就對世界天文學研究也有重要貢獻。其觀測資料和天文成果被歐洲傳教士帶回西方,對西方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總之,欽天監是古代中國重要的科學和文化機構,在天文學和曆法制定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對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延伸閲讀…
欽天監_百度百科
欽天監| 誠品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