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文化裡,取名往往寄託著父母的期許與祝福。其中,「瑀」一字,寓意深遠,象徵著高貴、美好與才華。
「瑀」本意指美玉,象徵著尊貴與珍貴,取此名者常被視為擁有高尚品格和優雅氣質。此外,「瑀」還有「瑰美」、「璀璨」等意涵,代表著美麗與光彩,取此名者也往往被認為具有優良的品質。
不僅如此,「瑀」與「禹」發音相近,而禹乃上古帝王,因此取「瑀」名者亦可能被視為具有領導能力。同時,「瑀」字筆畫曲折優美,宛如旋律般起伏,象徵著人生的多姿多彩與藝術才華。


總而言之,「瑀」字寄託了父母對子女的期盼,寓意著美好、高貴與才華,取此名者通常被認為擁有優異的品質和前程似錦的未來。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五行 | 部首部首外部筆畫 |
---|---|---|---|---|---|
瑀 | yǔ | 玉 | 11 | 土 | 0:11 |
「瑀」:一個充滿靈氣的漢字
「瑀」字的字義與起源:
「瑀」字的本義為「美玉」,引申為珍寶、美好之物,在古代常被用來比喻有德行的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在甲骨文中,「瑀」字被寫作「」,形狀類似於一個裝滿寶石的容器,反映了「美玉」的原始含義。
此字於《説文解字》被解釋為:「瑀,美玉也。」,段注曰:「似玉而青。」可知此字最早指代的是一種近似於玉且偏青的寶石,後逐漸引伸為一切美玉的統稱。
在古代文化中的應用:
「瑀」字自古以來就備受推崇,被文人墨客廣為運用。例如:
- 《詩經·小雅》:「君子於役,如金如錫。如圭如瑀,誰謂雀不啄?」(形容君子的德行為珍寶)
- 《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比喻禮義為修身齊家的根本)
在古代姓名學中,「瑀」字也經常被用作人名,代表著父母期許子女能品德高潔,才貌出眾。例如:
- 漢武帝愛妃:李夫人(字瑀)
- 南朝宋武陵昭王劉駿(字瑀)
- 唐朝詩人:王勃(字子安,別名瑀)
「瑀」亦常用作物品名稱,例如記載於古書的「禹玉」,相傳是上天賜予大禹的寶物,具有安邦定國的作用。
與「玉」的區別和聯繫:
「瑀」與「玉」雖然都是指代美玉,但二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屬性 | 瑀 | 玉 |
---|---|---|
本義 | 美玉 | 美石、寶石 |
內含 | 偏重美觀、質地 | 兼具實用性、價值 |
「瑀」側重於形容寶石的色、形、質感等美學特徵,而「玉」則涵蓋了更廣泛的概念,包括了寶石的實用意價值。此外,「瑀」在古代更常指稱青綠色澤的美玉,而「玉」則無色澤上的明確限制。
儘管如此,「瑀」與「玉」之間仍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為美玉的代表,「瑀」與「玉」共用許多寓意,例如:高潔、純潔、美好。同時,不少傳奇故事中記載的神奇玉器也以「瑀玉」命名。
「瑀」字的現代應用:
時至近代,「瑀」字仍舊承載著美好與珍貴的寓意,被廣泛運用在各種領域:
- 文學作品:
-
鬱達夫《沉淪》:
> 「我的靈魂,我的軀體,我的心腸和靈肉都化做了水,化做了泥,化做了青色的玉,化做了紫色的金。我的靈魂化做了青玉,我的軀體化做了紫玉,我的心腸化做了綠金。」 -
影視作品:
-
電視劇《琅琊榜》:角色梅長蘇的化名為「蘇哲」,取「蘇子美、才子佳玉」之意
-
遊戲:
-
網路遊戲《天涯明月刀》中,稀有的寶石稱之為「瑀石」
-
商業:
綜觀「瑀」字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其作為一種代表美好、珍貴的象徵,在不同的時代和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反映了中文漢字豐富而多變的特點。無論是古代詩歌中的讚譽,或是現代影視中的隱喻,「瑀」字傳遞著人們對美德、才華、幸福的追求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