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廁所必備品:搗擺
在公共場所使用廁所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搗擺,也就是預鑄隔間。與家中的浴室不同,搗擺採用特殊材質和設計,以確保衞生並滿足現代人的潔淨需求。
搗擺選擇與施工
搗擺材質通常強調防水、抗菌、防焰等特點,常見建材有 ABS 板材等。一般工程行可根據需求客製化板材和隔間設計。在施工時,搗擺下方留有縫隙,方便清潔和通風,避免板材受潮或發黴。


縫隙設計的用意
廁所清潔人員常以噴水清潔地板,而隔間內無排水孔,因此縫隙設計讓髒水得以排出。此外,縫隙有助於通風除臭,並防止搗擺與潮濕地板接觸,避免潮濕問題。從安全角度來看,縫隙也能確保緊急情況下能及時獲得協助,並監督隔間內的異常行為。
公共廁所隔間法規
建築設備編第 37 條規定公共廁所每間應設置 2/3 以上比例的蹲式和坐式廁所。為符合國際標準且考量使用者的便利性,坐式廁所比例將逐漸增加。根據規範,坐式廁間應寬 100 公分、長 140 公分,另須預留門前 70 公分空間,方便進出轉身。為保障隱私和安全,廁間門與下方縫隙應控制在 3 至 5 公分。
項目 | 數值 |
---|---|
坐式廁間尺寸 | 寬 100 公分、長 140 公分 |
門前預留空間 | 70 公分 |
廁間門縫隙 | 3 至 5 公分 |
公共廁所坐式廁間比例 | 約 1:4 |
搗擺計算
搗擺計算是一項基本力學計算,用於確定擺錘從平衡位置擺動到最大擺動角度所需要的時間和位移。搗擺計算的公式及相關概念如下:
術語 | 定義 | 公式 |
---|---|---|
週期 (T) | 擺錘完成一次完整擺動所需時間 | T = 2π√(L/g) |
擺長 (L) | 懸吊點到擺錘中心的距離 | – |
重力加速度 (g) | 地球表面物體受到的重力加速度 | 約 9.81 m/s2 |
擺幅 (θ) | 擺錘從中心位置擺動的最大角度 | – |
計算搗擺公式推導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一個小質量物體在重力場中的運動方程式為:
m * a = -m * g * sin(θ)
其中:
- m 為擺錘質量
- a 為擺錘加速度
- g 為重力加速度
- θ 為擺錘與鉛垂線形成的角度
對於小角度擺動(sin(θ) ≈ θ),則加速度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a = -g * θ
使用運動學方程式:
v<sup>2</sup> = u<sup>2</sup> + 2 * a * s
- v 為擺錘最終速度
- u 為擺錘初始速度
- a 為擺錘加速度
- s 為擺錘位移
假設擺錘從平衡位置釋放,則初始速度為 0,因此:
v = √(2 * a * s)
在擺錘擺動最高點時,其速度為 0,因此:
0 = √(2 * a * L)
故:
a = -g * θ = -g * (2π/T)<sup>2</sup> * L
代入運動學方程式,可得:
T = 2π√(L/g)
應用範例
範例 1: 擺長為 1 公尺的擺錘,求其擺動週期。
T = 2π√(1 m / 9.81 m/s<sup>2</sup>) ≈ 2.01 s
範例 2: 擺動週期為 3 秒的擺錘,求其擺長。
延伸閲讀…
常見問題 – 門路浴廁搗擺隔間
搗擺工程 – 歡迎使用振威企業有限公司
L = g * (T/2π)<sup>2</sup> ≈ 9.81 m/s<sup>2</sup> * (3 s/2π)<sup>2</sup> ≈ 4.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