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中國政治高層年齡限制的演變
在中共十九大前,外界關注政治局常委人選是否會打破「七上八下」的慣例,這影響到王岐山的去留,甚至習近平是否會連任。
「七上八下」是指政治局常委在67歲可以留任,若達68歲則需要離任。這個原則並未見於中共黨章,而是自中共十五大開始成為黨內共識。


根據「七上八下」,現任政治局常委中,除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外,其他成員都超過年齡限制,應當退休。然而,在去年11月的六中全會上,鄧茂生表示,六中全會未有討論人事安排,中共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而「七上八下」只是民間説法。
「七上八下」一詞源自宋代,原指心神不寧。後來用於形容政界動盪,再引申為中共政治中的年齡限制。
《易經》將陽代表為上,陰代表為下,七為陽數,八為陰數,因此以「七上八下」形容升降起伏的動態。
「七上八下」最初在2002年的中共十五大開始實施,當時僅胡錦濤留任常委。目前最高領導層的政治局常委中,除了習近平外,慄戰書、韓正、王滬寧三人年齡超標。
跡象顯示,習近平不會受「七上八下」限制,他在2018年修改憲法,廢除國家領導人任期限制,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
然而,除了習近平外,「七上八下」慣例仍不太可能打破,否則會造成競爭和排擠。例如,在十九大上,被視為不可取代的王岐山被調任國家副主席。
現年69歲的國務委員兼中國外長王毅被認為有望破格「入局」,但分析認為機會不大。
儘管「七上八下」在未來是否會被打破仍是未知數,但它作為中共政治高層年齡限制的慣例,影響著最高領導層的組成和運作。
七上八下的情緒波動:探究其成因與應對機制
緒論:七上八下的情緒體驗
情緒猶如潮汐,在我們的內心世界中起起伏伏,時而七上八下,時而平穩如鏡。七上八下,指情緒在短時間內大幅波動,宛如乘坐雲霄飛車般令人難以捉摸,也常常令人感到不安和焦慮。本文將深入探討七上八下情緒波動的成因,並提出完善的應對機制,協助讀者管理情緒,維繫身心健康。
成因分析:引發情緒波動的因素
成因 | 説明 |
---|---|
生理因素 | 荷爾蒙失調、睡眠不足、生理壓力等,均會影響神經傳遞物質的平衡,導致情緒不穩定。 |
心理因素 | 應激事件、認知失調、低自尊等,會引發負面情緒並造成情緒起伏。 |
環境因素 | 生活環境、人際關係、壓力源等,也可能對情緒波動產生顯著影響。 |
遺傳因素 | 情緒調節能力與神經傳遞物質的遺傳有關,部分人天生情緒波動性較大。 |
應對機制:管理情緒的有效方法
技巧 | 説明 |
---|---|
正念冥想 | 練習專注於當下、不評判地觀察情緒,培養情緒覺察力和調節能力。 |
認知行為療法 | 透過改變引發負面情緒的自動化思想,改善情緒反應並增強問題解決能力。 |
情緒表達 | 適時地將情緒宣洩出來,避免壓抑或逃避,以促進情緒釋放和調節。 |
規律作息與運動 | 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有助於穩定荷爾蒙和神經傳遞物質,改善情緒狀態。 |
尋求支持 | 與朋友、家人或專業心理諮商師傾訴,獲得理解與支持,有助於減輕情緒壓力。 |
結論:情緒的掌控與自由
七上八下的情緒波動雖令人困擾,但也是生命體驗的常態。透過理解成因,並掌握有效的應對機制,我們可以逐步減緩情緒的衝擊,培養情緒調節能力,讓情緒不再成為束縛,而是成為豐富我們人生的動力。讓七上八下的情緒,成為我們成長的養分,而非阻礙自由的絆腳石。
延伸閲讀…
甚麼是「七上八下」? – 香港經濟日報- 中國頻道- 國情動向
七上八下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