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為了改善土壤生態環境、調節環境氣候、降低區域洪峯、減少洪水發生率,提供建築基地涵養雨水及貯留滲透雨水的設計標準。本規範以代表建築基地涵養水分及貯留滲透雨水能力的基地保水指標λ為評估指標,提供基地保水設計方法與施工標準。
建立/修改日期 | 修改事項 |
---|---|
2022/04/27 | 建立初稿 |
2022/05/05 | 增加排水溝高程轉折點設計方法 |
2022/06/02 | 新增排水溝清潔口的設計要求 |
2022/08/01 | 修改陰井管線出口埋設處的設計規定 |
2023/03/09 | 編輯排水溝水流緩衝點的設計原則 |
【清潔口】


考慮「沉砂」效用,陰井蓋必須可掀開,定期清除污物與砂石。
【水流緩衝點】
陰井常連接多條排水溝,排水溝可直線或以角度接入陰井。
- 直線排水溝建議增設陰井,距離不宜過長。
- 進出排水溝的開口不應在同一條直線上,錯開位置有助於泥沙沉澱。
【管線出口埋設處】
室內排水管須連接陰井,排水管末端彎接後伸入陰井水面下。
【高程轉折點】
長距離排水溝應遵循洩水坡度,但考慮與公共排水溝銜接,可適度調整坡度。
- 以5公尺間距設置陰井,確保私設排水溝與公共排水溝高程相符。
- 長度超過100公尺時,可降低洩水坡度至1/120以上。
【現行陰井設計的缺點與新型建案的改善】
陰井雖能沉澱雜物,卻也會滋生蚊蟲和產生異味。
- 新型建案趨勢為取消陰井設計,讓廢水直接排入公共排水溝。
- 定期沖洗水溝可降低廢水沉積帶來的異味。
陰井原理深入探討
陰井原理簡介
陰井原理是一個用於設計和操作陰井系統的關鍵概念。陰井是收集並輸送廢水和雨水的地下結構,陰井原理指導了如何優化其性能,以防止溢出、堵塞和其他問題。
陰井原理的核心要素
陰井原理建立在以下核心要素之上:
- 水力流動:陰井系統應能有效處理流入廢水和雨水,而不會發生溢出或迴流。
- 固體沉降:懸浮固體應沉降到陰井底部,並定期清除,以防止堵塞。
- 氣體管理:陰井應通風良好,以防止有害氣體積聚,並避免腐蝕。
陰井設計與運作
陰井的設計和運作必須符合陰井原理。具體而言:
設計因素 | 運作因素 |
---|---|
尺寸和容量 | 定期清理和維護 |
入口和出口位置 | 防止堵塞和溢出 |
通風 | 控制氣體積聚 |
坡度和粗糙度 | 促進水力流動 |
沉砂池 | 沉降和清除固體 |
浮渣去除 | 去除陰井表面的漂浮物 |
陰井分類和應用
根據不同的設計和應用,陰井可分為以下類型:
陰井類型 | 用途 |
---|---|
汙水陰井 | 收集和輸送汙水 |
雨水陰井 | 收集和輸送雨水 |
汙雨合流陰井 | 收集和輸送汙水和雨水 |
化糞池 | 處理小型建築物的汙水 |
生物處理陰井 | 在陰井中生物處理廢水 |
陰井維護的重要性
適當的陰井維護對於陰井系統的有效運作至關重要。維護包括:
- 定期清理,去除沉積物和漂浮物
- 通風檢查,確保適當的通風
- 結構檢查,尋找裂縫或損壞
- 操作紀錄,記錄維護活動和觀察結果
結論
陰井原理是陰井系統設計和運作的基石。遵循這些原理,可以確保陰井系統有效、衞生且安全,防止溢出、堵塞和其他問題。通過適當的設計、運作和維護,陰井系統可以顯著提高廢水和雨水的管理效率。
延伸閲讀…
RC陰井
滲透井基地保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