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仙山的歷史之謎
蓬萊仙山的起源
蓬萊仙山電視台成立於1995年,最初名為「海上仙山」,旨為發揚台灣本土文化。白天播放命理、宗教等節目,夜晚則轉為播放辣妹清涼秀,撫慰特定觀眾羣的渴望。


莊添光的創業之路
莊添光,蓬萊仙山的創辦人,一生創業無數。他曾經營佛教旅行社、電影公司,還兼任酒家經營者。1988年,他成立了大享影視,專門拍攝錄影帶內容,為無戲可拍的藝人提供發展空間。
倪瑞宏的童年印象
倪瑞宏在童年時,曾偶然轉到蓬萊仙山電視台。詭譎的聲光效果和奇特的節目內容,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回憶道:「東西滿本土的,但播放的辣妹秀又怪怪的,這到底怎麼回事?不太明白。」
黃鬱仁的文史熱情
黃鬱仁對台灣歷史充滿興趣,當倪瑞宏提起蓬萊仙山的調查時,他欣然加入。他認為:「就是因為它很小眾,聽起來卻又很磅礡,這件事好像值得丟下一切去完成。」
深入調查的挫折
倪瑞宏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願意受訪的女性角色,並未完全敞開心扉。她感到受挫,轉而專注於視覺影像線索,分析當時社會對女性的看法。
「台灣黑電影」的定義
倪瑞宏觀看了莊添光的錄影帶後,賦予它們「台灣黑電影」的定義。她認為部分劇情類似邪典片,反映了社會對女性的壓抑和剝削。
調適觀影心態
作為現代女性觀眾,倪瑞宏面對女性剝削影像時,需要調適自己的觀影心態。她認為:「那個年代的影像會告訴現在的女性,我們現在的快樂與自由都是得來不易。」
時尚造型的轉變
倪瑞宏在觀影過程中,將重點放在節目中女性角色的時尚造型上。她笑著分享與美髮店阿姨的對話:「為什麼現在大家都不吹半屏山這種造型?阿姨説,現在大家都要戴安全帽,(拿下來)都被壓扁了誰要吹啊?」
蓬萊仙山的社會影響
黃鬱仁認為,蓬萊仙山對當時的社會影響重大。他指出:「在想説,如果把現在隨便一個人丟到30年前,他都會變成社會上的怪胎。」
「台」與「俗」的定義
倪瑞宏認為,「台」與「俗」是變動的詞彙。隨著政治環境的變化,人們對「台」的看法趨向正面。而「俗」則處於曖昧的狀態,既可褒揚,也可貶抑。
倪瑞宏的審美體驗
倪瑞宏表示,《蓬萊仙山》的出版,是她對「俗到極致」的一次審美體驗。她承認:「這個計畫對我自己來説,就是一種審美體驗。」
「蓋台行動」的幕後故事
倪瑞宏和黃鬱仁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莊添光和台語主持人吳樂天曾組織「連合會」,企圖通過電波幹擾,劫持華視新聞畫面。這段堪比電影情節的行動,展現了當時的政治角力。
蓬萊仙山的歷史之謎
《蓬萊仙山》一書,不僅揭開了這座「仙山」的謎團,也讓世人瞭解台灣不為人知的錄影帶史和政治博弈。它是一部結合文化、歷史和社會的精彩之作,值得所有人細細品讀。
蓬萊仙山: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海上仙境
傳説中的蓬萊仙山,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被認為是海上仙境,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蓬萊仙山概況
特徵 | 描述 |
---|---|
位置 | 東海之中,被稱為「仙島」或「仙山」 |
外觀 | 仙山聳立,雲霧繚繞,終年不散 |
植物 | 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遍佈山中 |
神仙 | 傳説中有八仙、東華上仙等仙人居住於此 |
仙宮 | 仙山之巔有瓊樓玉宇,金碧輝煌 |
蓬萊仙山的神話傳説
蓬萊仙山在中國的神話傳説中,有著悠久的歷史。
- 西王母居住地:傳説西王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仙,居住在蓬萊仙山。
- 仙藥所在地:據説蓬萊仙山上有長生不老的仙藥,可以讓凡人飛升成仙。
- 黃帝尋仙:黃帝,中國神話中的傳説帝王,曾到蓬萊仙山尋求長生不老之術。
蓬萊仙山的影響
蓬萊仙山的神話傳説,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文化和藝術。
- 道教:道教認為蓬萊仙山是仙人得道昇仙之處,是重要的朝聖之地。
- 文學:蓬萊仙山成為許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背景,如《山海經》、《封神演義》等。
- 藝術:蓬萊仙山在中國畫、瓷器、雕塑等藝術品中,常被描繪成仙家勝境。
尋找蓬萊仙山
儘管蓬萊仙山只是神話傳説中的存在,但古人曾試圖尋找其真實地點。
- 秦始皇:秦始皇曾派出方士徐福尋找蓬萊仙山,求取不死藥。
- 明朝鄭和:鄭和下西洋的目標之一,便是尋找蓬萊仙山。
- 現代探索:現代考古學家曾對一些海島進行考察,但並沒有發現蓬萊仙山的確切證據。
總結
延伸閲讀…
蓬萊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蓬萊仙山【春遊記+悲情夢】(雙冊) (電子書)
蓬萊仙山,作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海上仙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影響力。儘管其真實存在性仍然是謎,但它仍是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景和精神追求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