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卦的內卦與外卦
引言
六爻卦中常見的「內卦」與「外卦」概念,為理解卦象提供了重要基礎。本文將深入解析內外卦的定義、區分方式,並佐以先天六十四卦範例,供卦學愛好者參考。


內卦與外卦的定義
六爻卦由六個爻組成,自下而上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卦,又稱內卦,由初爻、二爻和三爻組成。上卦,又稱外卦,由四爻、五爻和六爻組成。
先天六十四卦的內外卦區分
以先天六十四卦為例,卦圖中心為坤卦,象徵大地。自坤卦向東南行,依序為離卦、兑卦、乾卦,合稱「外四卦」。自坤卦向西北行,依序為艮卦、坎卦、巽卦、震卦,合稱「內四卦」。外四卦構成外卦,內四卦構成內卦。
卦象與數字的對應
卦象內層標示數字,代表卦氣五行。外層標示卦名。內卦的卦氣五行由坤卦的二向左向右依序為九、四、三、八、二、七、六、一。
卦圓圖的內外卦區分
六十四卦圓圖中,八卦順序為乾、兑、離、震、巽、坎、艮、坤。自午中點向東排至子中,構成外卦。自午中點向西排至子中,構成內卦。
卦象與方位
內卦八卦順序為震、巽、離、兑、坤、艮、坎、乾。自南向東北,合稱「內四卦」。自西南向北,合稱「外四卦」。每一卦位包含八個卦象,位置相同。
內卦與外卦:八卦中的陰陽與消長
周易中,八卦由六條陰陽爻線組成,其中包括一個內卦和一個外卦。內卦位於八卦的下方,代表事物或現象的內部或隱藏層面;外卦位於八卦的上方,代表事物或現象的外部或顯現層面。
內卦與外卦之間的互動揭示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陰陽消長之間的辯證關係。以下表格總結了內卦與外卦的不同特質:
特質 | 內卦 | 外卦 |
---|---|---|
方位 | 下方 | 上方 |
象徵 | 隱藏、內部 | 顯現、外部 |
性質 | 陰柔、內在 | 陽剛、外在 |
運行 | 內化、收斂 | 外化、發散 |
內卦:事物隱藏的內在力量
內卦代表事物或現象的根基、本質和潛能。它隱含著事物的內在動態,以及其發展和轉化的方向。內卦的陰爻與陽爻的排列方式揭示了事物內部矛盾與和諧的平衡關係。
例如,在乾卦(天卦)中,內卦為兑卦(澤卦),兑卦代表喜悦、暢達之象。乾卦是陽剛強健之卦,而兑卦則為陰柔順暢之卦。內卦兑卦的存在,暗示著乾卦的強盛中有著柔順的一面,需要適時謙遜與變通。
外卦:事物顯現的外在表現
外卦代表事物或現象的表象、形貌和作用。它反映了事物或現象在外部世界中的展現,以及與外界環境的互動。外卦的陰爻與陽爻的排列方式揭示了事物外部力量的變化和作用。
例如,在坤卦(地卦)中,外卦為復卦(雷卦),復卦代表復甦、重生的象徵。坤卦是陰柔安順之卦,而復卦則為陽剛奮發之卦。外卦復卦的存在,暗示著坤卦的柔順中藴含著奮發向上的潛力,可以帶來新的生機和轉變。
內卦與外卦的互動:陰陽消長的辯證
內卦與外卦的互動體現了陰陽消長的辯證關係。內卦的陰爻或陽爻轉化為外卦,或者外卦的陰爻或陽爻轉化為內卦,代表著陰陽力量的消長與互化。
總之,內卦與外卦是八卦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的互動揭示了事物或現象的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理解內卦與外卦的關係,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易經的思想精髓,並運用其智慧於生活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