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穴】揭密!上高穴的驚人治療力(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上高穴】揭密!上高穴的驚人治療力(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上高穴與下高穴: 增高奇穴

[上高穴、下高穴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上高穴配下高穴為治療腹膜炎之特效穴。同時具備促進腦下垂體、生長激素、腦神經皮質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針二十次約可增高五~十公分,有六成機率,超過二十歲以後,效果較小。十六歲~二十歲效果最好。除取本穴、四花中、腑腸穴、耳穴闌尾點外,可在腑巢穴點刺放血。

上高穴 Play

上高穴,又稱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處,是大腸經的原穴。此穴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的作用,對於緩解肩頸痠痛、頭痛、牙痛、咽喉痛等不適症狀有顯著效果。合谷穴是治療肩頸痠痛、頭痛的常用穴位。除了按壓外,還可搭配其他方法加強效果:**

上高穴

穴位 位置 作用
上高穴 手背虎口處 治療腹膜炎、增高
下高穴 未提及 治療腹膜炎、增高
四花中 未提及 未提及
腑腸穴 未提及 未提及
耳穴闌尾點 未提及 未提及
腑巢穴 未提及 未提及

上高穴:解除肩頸疼痛與偏頭痛的關鍵穴位

上高穴,位於人體的肩胛骨上緣,是中醫經絡系統中肩頸部的重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舒緩疼痛、活血化瘀、清熱散結等功效,對於治療肩頸疼痛、偏頭痛、落枕等症狀有顯著的效果。

上高穴的位置

上高穴位於肩胛骨上緣,肩胛上角上方約1寸處。具體取穴方法如下:

  1. 身體端坐或仰卧。
  2. 雙手自然下垂,掌心貼合肩胛骨。
  3. 用食指或中指沿著肩胛骨上緣向上推動。
  4. 推至最高點後再向上推約1寸,即可找到上高穴。

上高穴的作用

上高穴歸屬於膽經,具有以下功效:

  • 舒緩肩頸疼痛:上高穴刺激可緩解頸椎、肩周肌肉的緊張,從而減輕肩頸疼痛。
  • 預防落枕:按摩上高穴可促進肩頸部的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肌肉的血液供應,預防落枕發生。
  • 緩解偏頭痛:上高穴能清熱散結,疏通頭部的氣血滯阻,從而緩解偏頭痛的症狀。
  • 活血化瘀:上高穴刺激可活血化瘀,促進局部腫脹的消散。
  • 緩解鼻塞:按摩上高穴能疏通鼻竅,緩解因感冒或過敏引起的鼻塞症狀。

取穴禁忌

儘管上高穴是一個安全且有效的穴位,但以下情況不建議取穴:

  • 皮膚破損:如取穴處皮膚有破損,應避免針灸或艾灸,以免感染。
  • 孕婦:孕婦不宜取穴上高穴,以免刺激胎氣。
  •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應慎取穴上高穴,以免血壓升高。

刺激方法

刺激上高穴的方法主要有:

  • 按壓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壓上高穴,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天按壓1-2次。
  • 揉捏法:用拇指和食指揉捏上高穴,每次揉捏1-2分鐘,每天揉捏1-2次。
  • 艾灸法:用艾條灸烤上高穴,每次灸烤10-15分鐘,每天灸烤1-2次。

臨牀應用

上高穴在臨牀中廣泛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症狀 治療方法
肩頸疼痛 按壓、揉捏
落枕 按壓、艾灸
偏頭痛 按壓、揉捏、艾灸
鼻塞 按壓、揉捏
肩周炎 按壓、揉捏、艾灸
頸椎病 按壓、揉捏、艾灸

結語

上高穴是人體經絡系統中一個重要的肩頸部穴位,具有舒緩疼痛、活血化瘀、清熱散結等功效。通過按摩、揉捏、艾灸等刺激方法,可以有效緩解肩頸疼痛、偏頭痛等症狀。在取穴過程中,應注意避開皮膚破損、孕婦和高血壓患者等禁忌症。

延伸閲讀…

董氏穴位詳解

上高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