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與野生鳥類的關係
前言
研究表明,鳩鴿等鳥類對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較強,因此檢出禽流感案例的機率極低。它們不僅不容易感染禽流感,傳播風險也相對較小。此外,野生鳥類在户外出沒,經常面臨食物短缺、天氣驟變、車輛碰撞或其他動物襲擊等挑戰,這些因素導致它們傷病不斷甚至死亡,但並不一定是禽流感所致。
監測與防範措施
為有效監測禽流感,台北市已設置 87 處監測點。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受委託定期採樣,每週前往鳥園、養禽場、公園和批發市場等監測點收集樣本送檢,年檢驗量達 3,000 件。截至目前,尚未發現任何禽流感病毒,民眾可以安心。


處理死鳥注意事項
發現死亡的野生鳥類時,請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因為鳥屍可能攜帶細菌或病毒。應使用 75% 酒精消毒地面,並用掃帚和垃圾鏟清除鳥屍,徹底清潔環境,避免疾病傳播。
死掉的鳥怎麼處理
發現死掉的鳥
如果你發現一隻死掉的鳥,首先要確定它是野生鳥還是寵物鳥。
野生鳥
1. 確認鳥類身分:嘗試辨識鳥類的種類,這有助於確定最佳處理方式。有些鳥類受到保護,可能需要特別處理。
2. 安全處理:戴上手套或使用塑膠袋隔離鳥類,避免接觸鳥類的屍體或液體。
3. 聯絡相關單位:依所在地區的不同,可能需要連絡野生動物保健中心、動植物防檢局或其他相關單位。
4. 掩埋或焚燒:如果鳥類未受到保護,你可以將其掩埋在深度至少 60 公分的坑洞中,或將其焚燒。
寵物鳥
1. 保持冷靜:首先,保持冷靜並不要驚慌。
2. 確認死亡:檢查鳥類是否有呼吸或心跳,確認牠已經死亡。
3. 聯絡獸醫:儘快與你的獸醫聯繫,討論最佳處理方式。
4. 掩埋或焚燒:如果你無法在短時間內將鳥類帶到獸醫處,你可以將其掩埋或焚燒,但請遵守當地法規。
表格:不同情況下的處理方式
情況 | 處理方式 |
---|---|
野生鳥,未受到保護 | 掩埋或焚燒 |
野生鳥,受到保護 | 聯絡相關單位 |
寵物鳥 | 聯絡獸醫 |
無法確定鳥類的身分 | 聯絡相關單位 |
其他注意事項
延伸閲讀…
常見問答-有看到鴿子死亡要如何處理?
鴿子或野鳥單一死亡個案,請民眾切勿驚慌
- 不要觸摸死鳥的嘴或眼睛:這些部位可能含有細菌或病毒。
- 徹底清潔處理過的區域:使用消毒劑或漂白水清潔任何接觸過鳥類屍體的表面或物品。
- 如果鳥類死亡不明顯:請務必與獸醫或相關單位聯繫。例如,如果鳥類被發現異常死亡,可能是疾病或中毒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