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帝尺】鎮宅避煞,守護風水!必備10大純銅「十帝尺」

【十帝尺】鎮宅避煞,守護風水!必備10大純銅「十帝尺」

五帝錢懸掛化煞指南

[一般來説,五帝錢都是放到門墊下的,也有門檻太低無法放到門檻的,就是掛到大門背後,或者掛到門背後拉手上,都可以用來化解來自大門口的煞氣。一般來説,家居用五帝錢最好的方法是將五帝古錢按照一定的順序放在大門的門檻下。《大戴禮記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説文解字》:“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尺䂓榘事也。從屍從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xa0′]

五帝錢的用途繁多,不僅可以化煞,還能招財、辟邪。在風水上,五帝錢具有化解煞氣的作用,可以將大門口的煞氣轉化為吉氣。

十帝尺 Play

懸掛五帝錢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放置於門檻下和懸掛於大門後。放置門檻下的方法較為常見,可以有效化解來自大門口的煞氣,但需注意門檻高度是否足夠。懸掛大門後的方式則適用於門檻較低的情況,可將五帝錢懸掛於大門背後的門把手上或牆壁上,同樣可以起到化煞作用。

十帝尺

值得注意的是,五帝錢的擺放順序也有講究。一般來説,五枚古錢應按照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的順序排列,並將「順」字朝上。

順序 古錢名稱 朝向 擺放位置
1 順治通寶 向上 正中央
2 康熙通寶 向上 右側
3 雍正通寶 向上 左側
4 乾隆通寶 向上 右側第二位
5 嘉慶通寶 向上 左側第二位

十帝尺:揭開古代尺度的神秘面紗

何謂「十帝尺」?

「十帝尺」又稱「十王尺」,是一種在春秋戰國時期使用的古代尺度單位,傳説為黃帝、堯帝、舜帝、夏禹、商湯、周成王、周穆王、周厲王、宣王、幽王十帝所共同制定,故得名。各代帝王為了證明自身統治的合理性,都會沿用前朝尺制,僅在原有基礎上稍作微調。

「十帝尺」的演變

朝代 尺長(釐米) 備註
黃帝 23.3 最原始的標準
堯帝 24.2 堯命羲和改正曆制,制定「堯五指」
舜帝 26.2 以大拇指與食指中指併攏長度定尺
夏禹 28.2 「釐正五行,重定民事」制定《夏禹貢》
商湯 30.6 商朝確立以六尺為一步,三步為一丈
周成王 32.9 周公制禮作樂,確立六律十二管,調整尺度以適應音樂
周穆王 36.3 穆王西行千里,以腳長定「穆公尺」
周厲王 26.2 沿用舜尺,實行「抑工商」政策縮尺
宣王 28.2 沿用夏禹尺,推行度量改革
周幽王 30.6 沿用商尺,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擴尺

「十帝尺」與現代換算

目前普遍認為秦漢時期的標準尺度為周穆王尺,長36.3釐米。換算成現代公制:

1周穆王尺 = 36.3釐米
1釐米 = 0.02729周穆王尺

「十帝尺」與古代社會

十帝尺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對度量衡制度、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