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羅漢:佛陀追隨者的傳頌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佛經只有列出十六羅漢,並無十八羅漢,但中國民間附加了兩位。首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但附加的兩位「羅漢」仍存不同説法。]


直至清朝,《秘殿珠林續編》中,乾隆題頌最後兩位羅漢為降龍羅漢(迦葉尊者)和伏虎羅漢(彌勒尊者),由章嘉呼圖克圖所考定。
宋代志磐的《佛祖統記》中,提出應排除賓頭盧尊者和慶友尊者,認為迦葉尊者和君徒般歎尊者才是正當受佛陀囑咐的最後兩位羅漢。
《西遊記》中也出現「十八羅漢鬥悟空」的故事,可見宋、元後,十八羅漢之説已廣泛流傳於中國民間。
羅漢姓名及典故
羅漢姓名 | 典故 |
---|---|
賓頭盧跋羅惰闍 | 頭部被刺穿,仍神態自若 |
迦諾迦跋釐惰闍 | 善於誦經,聲如迦陵頻伽 |
迦諾迦跋釐惰闍 | 善於誦經,聲如迦陵頻伽 |
蘇頻陀 | 多聞第一,記憶力超羣 |
諾距羅 | 持律嚴謹,威儀端莊 |
跋陀羅 | 精進不懈,勇猛精進 |
迦理迦 | 力大無比,能騰雲駕霧 |
伐闍羅弗多羅 | 頭髮烏黑亮麗,宛如天人 |
戌博迦 | 天眼通,能預見未來 |
半託迦 | 雙耳垂肩,容貌清秀 |
羅怙羅 | 佛陀之子,天生具有羅漢果位 |
迦葉跋陀羅 | 身材矮小,但智慧過人 |
彌勒 | 未來佛,笑口常開,肚皮鼓脹 |
定光 | 身體放光,令人心生敬畏 |
長眉 | 眉毛長垂,遮住雙眼 |
降龍羅漢 | 以神通降伏惡龍 |
伏虎羅漢 | 以神通征服猛虎 |
18羅漢:佛教護法尊者
在佛教中,18羅漢是十八位尊者,他們是釋迦牟尼佛的早期弟子,以護法、傳教和神通聞名。
18羅漢名號及簡介
羅漢 | 意譯 | 生平簡介 |
---|---|---|
賓頭盧 | 無熱惱 | 常現於禪房、僧堂,為求道者解惑引路 |
迦諾迦伐蹉 | 飲光 | 擁有神通,能飲盡江河海水 |
迦葉 | 飲譽 | 六神通具足,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
蘇賓 | 好頭 | 曾為佛陀剃度並護法 |
諾距羅 | 近住 |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精通阿毘曇藏 |
摩訶迦葉 | 大迦葉 |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召集佛教徒結集經典 |
阿氏多 | 無貧 | 富貴人家出身,捨棄財富修行 |
跋陀羅 | 勝軍 | 武將出身,後皈依佛門 |
迦羅 | 香象 | 體態威嚴,如香象 |
半托迦 | 半托迦 | 體格健壯,力大無窮 |
羅睺羅 | 羅睺羅 | 釋迦牟尼佛的兒子,幼時出家 |
跋陀羅 | 勝軍 | 武將出身,後皈依佛門 |
達摩多羅 | 法護 | 通曉經律論,常為人解惑 |
阿難 | 喜慶 |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精通佛法 |
舜若多 | 妙音 | 擅長歌唱,歌聲美妙 |
婆宿半吒迦 | 長眉 | 眉毛長垂,掩蓋雙眼 |
揭陀 | 勇猛 | 力大無窮,勇猛異常 |
迦留陀夷 | 老宿 | 年紀最長,經驗豐富 |
18羅漢的傳説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18羅漢的傳説,他們被認為具有神通力,能降妖伏魔、護佑眾生。其中,最著名的傳説是:
相傳,在唐朝時期,18羅漢受觀音菩薩之託,前往中國傳播佛法。他們分散各地,潛心修行,化度眾生。後因唐武宗滅佛,18羅漢隱居深山,繼續護法傳教。
18羅漢的造像
在佛教藝術中,18羅漢的造像非常常見。他們通常被塑造成威嚴莊重、法相具足的形象,手持法器,身披袈裟。18羅漢的造像不僅具有宗教意義,也是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的珍貴遺產。
結語
18羅漢是佛教中重要的護法尊者,他們不僅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也是佛法的傳播者。他們的傳説和造像在佛教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為後世留下豐富的宗教和藝術遺產。
延伸閲讀…
十八羅漢
我們口中常説的「十八羅漢」 到底是誰? – 歷史- 網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