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 | 值 |
---|---|
原子序 | 26 |
原子量 | 55.845 |
電子組態 | [Ar] 3d6 4s2 |
氧化數 | +2, +3 |
熔點 | 1535°C |
沸點 | 3070°C |
物理性質
- 具有光澤、銀白色、延展性強
- 密度:7.873 g/cm3
- 鐵磁性:居里温度為770°C,温度低於此點時會表現出鐵磁性
化學性質
- 與氧氣和水反應形成鏽
- 電化學腐蝕:高純度鐵抗腐蝕性較佳
- 形成多種錯合物,應用於工業、醫學和研究領域
同素異形體
- α-鐵(體心立方晶系)
- γ-鐵(面心立方晶系)
- δ-鐵(體心立方晶系)
- ε-鐵(六方最密堆積結構)
在自然界的分佈
- 分佈廣泛,約佔地殼質量的5%
- 主要以赤鐵礦、磁鐵礦和菱鐵礦等礦物的形式存在
用途
- 工業合金:鋼、不銹鋼、合金鋼
- 催化劑
- 顏料(赭石)
生物學
- 人體中約含有4克鐵,主要儲存在血基質和肌紅素中
-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
- 鐵在宇宙中排名第六豐富
- 鐵元素是紅巨星核心中最常見的元素
- 遙遠的未來,輕於鐵的原子核將最終聚變成鐵,而重於鐵的原子核將衰變成鐵
鐵的顏色
鐵是一種過渡金屬,其顏色取決於其氧化狀態、表面處理和雜質的存在。在純淨狀態下,鐵呈銀白色,但當它暴露在空氣中時,會氧化形成一層氧化鐵(Fe2O3),呈現出熟悉的紅色或褐色。


不同氧化狀態下的鐵顏色
氧化狀態 | 顏色 |
---|---|
Fe0 | 銀白色 |
Fe2+ | 綠色 |
Fe3+ | 紅色 |
表面處理對鐵顏色的影響
表面處理可以改變鐵的顏色,例如:
- 發藍處理:將鐵加熱到一定温度後快速冷卻,形成一層保護性的氧化物層,呈現出藍色或黑色。
- 發黑處理:將鐵浸入熱的鹼性溶液中,形成一層磁鐵礦(Fe3O4),呈現出黑色。
- 電鍍:在鐵表面電鍍其他金屬,如鎳或鉻,以改善其耐腐蝕性和外觀。
雜質對鐵顏色的影響
雜質的存在也會影響鐵的顏色,例如:
- 碳:碳含量高的鐵呈灰色,稱為灰鑄鐵。
- 磷:磷含量高的鐵呈淺灰色,稱為白鑄鐵。
- 硫:硫含量高的鐵呈黃色或褐色,稱為硫鐵。
應用
鐵的顏色特性在各種應用中得到利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