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圖】解開易經奧秘:免費下載千款易經圖!

【易經圖】解開易經奧秘:免費下載千款易經圖!

《易經》源自上古時代,相傳由伏羲氏所創,亦有一説是北宋邵雍依《易傳》所繪製。邵雍根據《易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等敍述,衍生出八卦圖(後世稱伏羲先天八卦圖)和六十四卦圖(後世稱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

伏羲氏另有一種説法,認為其先劃出三畫的爻,再繪製出八卦(乾、坤、震、離、巽、坎、艮、兑)。然而,部分學者指出,根據史料記載,占卜所用的卦象最初便已為六十四卦,八卦反而為後人詮釋所得。

易經圖 Play

六十四卦與二十四節氣相應,如下表所示:

易經圖

卦象 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既濟 芒種
未濟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壯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立春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引薦下,接觸到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他認為卦象與其所創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相符,盛讚不已,並促成了布爾代數的發展。

《易傳》〈序卦傳〉闡述六十四卦的順序和排列依據:「天地有位,萬物生焉;萬物生焉,男女備焉;男女備焉,夫婦成焉;夫婦成焉,父子生焉;父子生焉,君臣定焉;君臣定焉,上下別焉;上下別焉,禮儀興焉。」

易經圖:解讀宇宙奧秘的古老符號

易經圖,又稱太極圖,是中國古代哲學和科學中十分重要的符號,代表著宇宙的運作規律和萬物的演變。它是由中國古代哲學家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演繹而來。

易經圖的結構

易經圖是一個黑白相間的圓形圖案,由陰陽魚組成。陰陽魚相互交錯,形成一個平衡的整體,象徵著宇宙中對立統一的關係。

元素 意義
陰魚(白色) 陰柔、黑暗、寒冷、向下
陽魚(黑色) 陽剛、光明、温暖、向上
魚眼 陰中之陽、陽中之陰
分界線 太極兩儀分界,象徵「變」

易經圖的原理

易經圖根據《易經》中的陰陽學説,表示宇宙萬物都包含著陰陽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陰陽二氣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形成萬物的演變和循環。

易經圖的用途

易經圖應用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科學的各個領域,包括:

  • 哲學:解讀宇宙和人世運作規律,理解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 醫學:辨證論治,根據陰陽失衡情況進行治療。
  • 軍事:制定兵法策略,謀求進退平衡。
  • 武術:理解剛柔相濟的 Prinzip,提升攻防能力。
  • 風水:分析天地之氣,調整住居和環境。

易經圖的影響

易經圖不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成為許多國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符號,體現了人類對宇宙和自身探索的智慧。

總結

易經圖是中國古代哲學和科學的結晶,它以簡潔而深刻的方式展現了宇宙的奧秘和萬物的演變規律。它已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對人類文化和科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思想內涵至今仍不斷為後人所探索和發揚。

延伸閲讀…

Top 1000件易經卦圖- 2024年2月更新

120+ 項易經照片檔、圖片和免版税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