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秋涼時節,路旁的桂花香氣總會悄然飄散,其醉人的香氣撫慰人心,讓人暫忘憂煩。作為城市綠植中常見的風景,大家是否曾探究飄香四溢的桂花有哪些種類呢?
桂花,又稱銀木樨,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品種繁多,目前已確認逾30種。分類方式主要以花色區分,可分為丹桂、銀桂與金桂。丹桂的花色偏暖,多為橙黃、橙紅甚至硃紅;銀桂的花色較淡雅,有純白、乳白、淡黃乃至黃白;而金桂的花色則明亮耀眼,呈現檸檬黃或金黃色。
其中,金桂以香氣最為濃烈而聞名,因此有「十里飄香」之美譽。在金桂系列中,金秋桂、柳葉蘇桂、長柄金桂等品種又尤為珍貴。而本文將探討金桂的養護要點,讓您也能在家中欣賞金桂滿樹金黃、香氣襲人的迷人風采。


首先,要種植金桂,必須確保土壤合適。金桂不耐旱,也不耐土壤板結,易導致生長緩慢。建議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且偏向酸性。定期施用硫酸亞鐵等酸性肥料或於盆底添加腐熟有機肥,可增加土壤肥力,促進金桂發芽與開花。
此外,金桂的開花也與光照息息相關。金桂喜愛温暖潮濕的環境,需要充足的光照,建議每天至少6小時以上的光照時數,才能讓金桂健康生長,開花繁盛。對於幼株,可先放置於陰涼處培育,待其長得較為健壯後再接受陽光照射。
適當的修剪也能促進金桂開花更多。金桂屬於根系發達、萌發力強的灌木,一年可修剪兩次,以刺激更多枝幹萌發。第一次修剪可在金桂秋季開花後進行,第二次修剪則在翌年的早春時節,此時金桂的生命力正值旺盛。修剪時應剪去徒長、細弱或有病害的枝條,並清除枯枝落葉,以利通風透光。
最後,若發現金桂葉片發黃、乾枯或掉落,應引起重視,這可能是疾病徵兆。金桂易掉葉子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澆水不當。金桂喜濕,若長時間未澆水或環境過於乾燥,葉片將蒸發失水,導致葉片乾枯、掉落。二是營養不足。金桂需要適當的施肥,若土壤營養不足,將抑制金桂生長,影響開花。三是病害侵襲。金桂常見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等,應及時防治。
瞭解金桂的養護要點,您就能在家中輕鬆種植金桂,享受金桂飄香的迷人景緻。
銀桂花:香氣迷人的桂花之王
引言
銀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別名月桂、香桂),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屬於木樨科。自古以來,因其馥郁香氣而深受人們喜愛,更被譽為桂花之王。
植物學描述
形態特徵
銀桂花株高一般為 2-8 公尺,枝條細長、柔軟。葉片對生,革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緣呈鋸齒狀,表面呈深綠色,背面略帶銀灰色。
花序與花朵
銀桂花的花序為腋生總狀花序,每序著生數十朵小花。花冠白色至淺黃色,呈四裂,裂片倒卵狀披針形。花期一般從 9 月持續到 11 月,花朵開放在枝頭,香氣濃鬱迷人。
生長環境與分佈
銀桂花原產於中國,喜温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生長温度為 15-28°C,可耐 -5°C 的低温。在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銀桂花廣泛分佈於中國、日本、越南等東亞地區,尤其在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常見。
香氣與成分
銀桂花花香濃鬱迷人,其香氣來源於花中揮發性香氣成分,其中以桂花醇(linalool)、苯甲醇(benzyl alcohol)、苯乙醇(phenylethyl alcohol)為主。這些化合物賦予了銀桂花特有的花香,具有安神醒腦、舒緩情緒等作用。
栽培與利用
栽培方法
銀桂花可採用扦插、壓條或播種等方式進行繁殖。扦插為最常用的方法,生根容易、成活率高。
栽培時宜選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在春末夏初或早秋進行修剪,以保持株型優美和促進分枝。
利用方式
銀桂花用途廣泛,其花朵和葉片均可作為藥用或食用材料。
- 藥用: 銀桂花性温、味辛,歸脾、肺、肝經。具有止咳平喘、化痰散瘀、温陽助腎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咳嗽、哮喘、腎虛等症。
- 食用: 銀桂花的花朵可直接食用或加工成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釀等美食。其花香濃鬱,能增添食物的香味和美觀。此外,銀桂花葉也可搗爛製成香料,用於調味。
品種
銀桂花品種繁多,主要區別在於花色、花形和開花時間。常見品種包括:
品種 | 花色 | 花形 | 開花時間 |
---|---|---|---|
丹桂 | 橙黃色 | 單瓣 | 9-10 月 |
銀桂 | 白色 | 單瓣 | 10-11 月 |
金桂 | 金黃色 | 雙瓣 | 9-10 月 |
月桂 | 淺黃色 | 重瓣 | 10-11 月 |
四季桂 | 淺黃色 | 單瓣 | 全年多次開花 |
文化意義
銀桂花自古以來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傳統詩詞和古籍中常有記載,如:「庭前一樹白玉堂,香吐幽幽月中香」(王安石《桂花》)。
延伸閲讀…
桂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桂花
此外,銀桂花也是多個節慶和習俗的重要象徵。例如,在重陽節,人們會佩戴銀桂花飾物或飲用桂花酒以驅邪避疫、長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