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啟七星步
相傳大禹治水時,觀見一鳥以微小之軀竟能推動巨石,驚異不已。於是,他潛心觀察鳥兒的動作,發現鳥兒會先按北斗七星的方位規律行走,方能發揮巨大力量。大禹遂依此原理創出「大禹七星步」,後稱「天罡七星步」,乃道家修煉之秘法。


天罡七星步共分三式:
步法 | 動作 | 口訣 |
---|---|---|
大禹七星步 | 左腳前趟,兩掌合一 | 一炁混沌灌我形 |
天罡八卦步 | 右腳前趟,兩掌分合 | 禹步相推登陽明 |
太極玉真步 | 左腳前趟,兩掌相交 | 天回地轉履六甲 |
修習七星步時,需於空曠之地站立,雙手下垂,閉目入靜。調整呼吸,以勻、深、細、長為準,並依五行相生之序運化炁氣。隨後,按北斗七星方位行走,配合口訣默唸,以達氣貫周身之效。
傳説修習七星步之人,可身輕如燕,力能移山,並具驅邪降妖之能。後世亦有文王八卦步之説,與七星步並列為奇門遁甲之秘法。
道教七星步:探索神秘的踏步功法
道教七星步是一門古老的踏步功法,源自道教內丹術的修煉。它以北斗七星的步法為基礎,結合呼吸吐納和意念引導,達到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目的。
歷史淵源
道教七星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士的修煉。據傳,道祖張三豐在武當山修煉時,觀星北斗,悟出七星步法。此後,七星步法在道教中廣為流傳,成為內家武術和養生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步法特點
道教七星步的步法獨特,以北斗七星為依據,分為七個基本步型:
步型 | 特點 |
---|---|
貪狼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丁字步 |
巨門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弓步 |
祿存步 | 雙腳平行,肩寬站立,成馬步 |
文曲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虛步 |
廉貞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側弓步 |
武曲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獨立步 |
破軍步 |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成倒七步 |
修煉方法
道教七星步的修煉方法包括:
- 踏步練習:按北斗七星的順序,依次踏出七個步型,配合呼吸吐納。
- 意念引導:在踏步過程中,將意念引導至身體各部位,促進氣血運行。
- 吐納調息:配合踏步,進行深長緩慢的吐納,調節氣息。
功效作用
道教七星步具有多方面的功效作用:
- 強身健體:促進氣血運行,增強筋骨,改善體質。
- 修心養性:通過意念引導,達到心平氣和,安神定志的效果。
- 防身自衞:七星步法靈活多變,可作為防身自衞之術。
- 內丹修煉:配合呼吸吐納,有助於內丹修煉,提升內力。
注意事項
修煉道教七星步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