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有幾種】龜你莫屬!揭曉烏龜有幾種?品種百科大公開!

【烏龜有幾種】龜你莫屬!揭曉烏龜有幾種?品種百科大公開!

水陸兩棲龜的飼養與種類

前言

眾多國家的人們喜好飼養龜類作為寵物,包括水陸兩棲的烏龜和陸生龜。其中,記載於英國 18 世紀自然學家吉爾伯特.懷特筆下的蒂莫西可能是最出名的陸龜之一,牠是一位雌性陸龜;因此,後來英國人常常將他們的寵物陸龜取名為「蒂莫西」。另一種常見的市售陸龜是蘇卡達象龜,這種龜在歐美寵物店常見,但店家常未告知顧客這種陸龜成年後體重可達 68 公斤。

需要留意的是,陸龜和水龜最大的差異在於水龜在陸地上且龜殼向上的情況下可以自行翻身,但陸龜不行。

烏龜有幾種 Play

在購買任何陸龜或水龜作為寵物之前,應該先深入瞭解相關資訊。許多寵物龜販賣者從野外捕捉龜來販售,這種行為導致自然棲息地的龜類族羣數量持續減少。許多龜類在運送到販賣者的途中,常處於不適當的處置,以至於生病,甚至死亡。許多寵物商店並未有專業的飼育人員,因此無法查知烏龜生病的徵兆。不知情的顧客常購買到已經生病的烏龜,直到病情惡化時才察覺到問題不對。許多野生的個體無法適應人工飼養的環境,最終喪失健康。

飼養烏龜的注意事項

不同於一般大眾的認知,烏龜作為寵物,飼養難度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儘管許多龜類被販售為孩童的寵物,仍然需要在成人的監督下照料及提供最基本的飼育環境。在適當的照料下,水龜可存活 30 至 40 年,陸龜及箱龜更能存活 60 至 100 年,甚至更久,因此是否飼養一隻烏龜必須深思熟慮。

令人驚訝的是,所有側頸龜的亞目與科都僅分佈於地球兩極附近,且偏向南半球(氣候較熱),其中大多數在飼養温度低於 20°C 時就會面臨生命危險。耐旱程度最著名的龜種為埃及陸龜,其一生中鮮少喝水。最離不開水的淡水龜種則為豬鼻龜和中美洲河龜,離開水幾個小時就會有生命危險。

烏龜有幾種

龜種介紹

水龜

巴西龜:俗稱紅耳龜、巴西彩龜等等。巴西龜頭部較小,頭、頸處佈滿黃綠相間的縱條紋,眼後有一對紅色粗條紋,因此得名「紅耳龜」。

巴西紅耳龜背甲扁平,每塊盾片中央有黃綠鑲嵌且不規則的斑點,後緣呈鋸齒狀;手指、趾間均具蹼。隨著龜的成長,龜殼的顏色也會發生變化,綠色底色會被黃色所逐漸替代,最後成為較暗的褐橄欖色。

草龜:又稱又名烏龜、草龜、金線龜、墨龜、泥龜等。草龜背甲較扁平,有三條縱稜。腹甲棕黃色,各盾片有黑褐色大斑塊。吻短。頭側及喉部有暗色鑲邊的黃紋幾黃斑,並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成體後全身變黑與雌性有很大的差別。母草龜的體色一般終生不變,體型也比同年紀的雄龜稍大。

密西西比圖龜:又稱地圖龜。飼養温度為 22-30°C,飼料為螺、小蝦、小魚、雞肉、動物肝。一般甲長為 15-25cm。

西部錦龜:西部錦龜是小型水龜,背甲的長度為 4-10 英寸(10-25 cm),其背甲光滑,呈扁平的橢圓形。色彩從綠色到黑色,部分亞種還帶有紅色的斑紋。

東錦龜:背甲的長度為 4-10 英寸(10-25 cm),屬小型水龜。其背甲光滑,呈扁平的橢圓形,通常在錦龜的東、南、西三個亞種之中,顏色最深,深褐色接近黑色的,同時也是所有北美洲發現的龜類中唯一一種背甲盾板排列成行的。和大多數盾板相互交錯排列的龜不同,它前面的椎盾實際上和肋盾排成一行。這種物種特徵使得它成為現存龜類中最容易鑑別的一種。

火焰龜:腹甲一般是黃色的,有時會夾帶紅色,有時又帶有黑色到紅棕色的圖案,圖案的大小和形狀不定。火焰龜的皮膚為黑色到橄欖色,頸部、四肢和尾部長有黃色和紅色的條紋,頭部則有黃色的條紋。雄龜具有較長的前爪和粗長的尾部。而雌龜一般體型較大,前爪較短,尾巴比較短細。

平胸龜:又稱鷹嘴龜、大頭龜、鷹龜等。成年龜背甲長 12~18cm 左右,長橢圓形。龜殼扁平,頭大尾長,不能縮入殼內。背甲有棕黃、褐色、黑色、墨綠等,背甲顏色與產地、環境、水質有關。尾長幾乎與體長相等。趾間有半蹼,既利於陸地爬行,又便於水中游泳。

真鱷龜:又稱為大鱷龜,以區別同科的另一種龜類–鱷龜,生存能力強適應強。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龜之一。成年龜甲長 0.4-0.7 米,體重 45-75 公斤,最大的可達 107 公斤,身長在 0.75-0.9 米,雄性比雌性大。這種大鱷龜看起來像是一隻披甲恐龍。在它們的舌頭上,長有蠕蟲形狀的附屬肢體,可以用來吸引魚類自動遊向它們的嘴中。

擬鱷龜:擬鱷龜又稱小鱷龜,最大背甲長 60 公分。背甲就像半球形的屋頂,有些微小的鋸齒狀,顏色自暗橄欖綠到棕色都有。頭與四肢很有力,尾巴相當長,而腹甲相對而言則較小。有四個亞種,分別是北美,佛州,南美,中美。常見的有北美和佛州,其中佛州因一些人為原因價格較貴。因體型大且攻擊性強,除了短吻鱷較少有天敵。鱷龜最大背甲長 60 公分。背甲就像半球形的屋頂,有些微小的鋸齒狀,顏色自暗橄欖綠到棕色都有。頭與四肢很有力,尾巴相當長,而腹甲相對而言則較小。

枯葉龜:是蛇頸龜科的一種龜。

生長在瑪塔瑪塔沼澤,又稱為瑪塔瑪塔龜、瑪塔龜,屬於大型水棲龜類,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它是一種久坐不動的龜,擁有呈三角形的扁平頭,管狀的鼻子上和一個呈角狀的部分,下巴有三條觸鬚和四絲狀觸鬚,形態像一片枯葉,呈枯黃色,在湖中可見。因其龜殼酷似枯葉,故稱為枯葉龜。

中華花龜:又名台灣草龜、六線草龜、珍珠龜等,屬龜鱉目、淡水龜亞科、花龜屬。背甲長 118~246mm,寬 104~178mm,高 56~110mm。頭較小,吻錐狀,突出於上顎。鼻孔位於吻端略偏下處。上顎不鈎曲,有一清晰的中央缺刻。顎緣呈細鋸齒狀。眼大,眼裂斜置。鼓膜圓。頭背和頸部光滑,有細痣疣。黃喉擬水龜:黃喉擬水龜,別名黃喉水龜、黃頜水龜、小頭金龜、香龜、石龜及山龜等,屬龜科、水龜亞科、擬水龜屬。黃喉擬水龜個體中等,呈扁橢圓形,成年龜甲長 150mm 左右,頭較小,頭背光滑無鱗,黃色或黃橄欖色,頭腹面及喉部為黃色故名。鼓膜圓形,黃色,頭側眼後至鼓膜處有一黃色縱紋。背甲棕色或棕黃色,有 3 條縱稜,只有中央稜明顯,背甲較低平,邊緣整齊,後緣微呈鋸齒狀,腹甲淺黃色,每一盾片的後緣中間有一方形棕色黑褐斑,有的不明顯,呈全黃色稱為象牙板。

黃頭側頸龜:又稱忍着神龜。幼體和成體的形態變化較大。成年的雌龜據知背甲長度可以達到 25 英寸(63.5cm)以上,而雄龜很少有及得上這個一半的。雄龜的尾巴則要比雌龜粗長得多。基本上是灰色的。四肢的前側面和頭部的背面比背甲上的顏色略深一些。頭部有一些黃色的斑點,這正是它那俗稱的由來。

果核泥龜:屬小型泥龜,體長在 12 釐米左右。果核泥龜的生命週期一般在 30-55 年左右。

果核泥龜背甲比較寬闊與平坦,最高與最寬處是均在背部中央的後方,成體果核無脊椎骨,盾甲邊緣沒有鋸齒,而剛出生的幼體卻有一條脊椎骨(背部中央)。第 1 塊椎盾普遍的較長,向前方延伸擴張,與第 1、2 塊緣盾相接處。第 2-5 塊的椎盾寬度通常都大於長度,背甲上的椎盾顯得比較扁平與寬闊,也許在背部中央形成很淺的凹槽。第 10 塊緣盾明顯得高於其它幾塊。背甲的顏色從黑色到棕褐色有著不同的變化,有些甚至於接近透明色。因而,有時可以看到骨架的結構。三條易變的淺黃色或奶油色的縱向條紋出現在背部

烏龜有幾種?探索甲殼爬行動物的多樣性

烏龜有幾種?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隱含著令人著迷的複雜性。截至目前為止,已知的烏龜種類繁多,根據分類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數量。

分類依據

對烏龜進行分類時,主要根據以下特徵:

  • 形態學特徵(如頭骨形狀、殼形)
  • 遺傳學特徵(如DNA序列)

科學分類

根據科學分類,烏龜屬於爬行綱龜鱉亞目,可細分為以下科別:

科別 代表物種 特徵
陸龜科(Testudinidae) 亞達伯拉象龜 陸生烏龜,具有圓頂形殼
水龜科(Emydidae) 紅耳彩龜 雜食性水龜,具有光滑殼
擬水龜科(Chelydridae) 鱷龜 食肉水龜,具有強大的顎
美洲鱷龜科(Kinosternidae) 黃頭側頸龜 小型水龜,具有頭頸可縮入殼中
鱉科(Trionychidae) 長吻鱉 淡水龜,具有扁平殼、長頸和管狀鼻
海龜科(Cheloniidae) 綠蠵龜 海洋龜,具有卵形殼和發達的肢
稜皮龜科(Dermochelydae) 稜皮龜 海洋龜,具有柔軟殼和發達的前肢

表格:烏龜科別與代表物種

科別 代表物種
陸龜科 亞達伯拉象龜
水龜科 紅耳彩龜
擬水龜科 鱷龜
美洲鱷龜科 黃頭側頸龜
鱉科 長吻鱉
海龜科 綠蠵龜
稜皮龜科 稜皮龜

種別估算

根據不同的分類系統和新物種的發現,對烏龜種別數量的估算一直在不斷更新。截至 2023 年,估計烏龜約有 300-400 種

編號 種別數量估計
1 約 350 種
2 約 375 種
3 約 400 種

結論

烏龜的種類繁多,根據分類方式的不同,其種別數量估算在 300-400 種之間。探索烏龜的多樣性提供了發現和理解地球上迷人生物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