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意思】揭開桓字的神秘面紗!認識桓的多重意涵

【桓意思】揭開桓字的神秘面紗!認識桓的多重意涵
類別 解釋 例子
表柱 古代置於官署、驛站等建築物旁的木柱,作為標示 華表
立柱 廣泛泛指寺廟、墳墓、橋樑等用作標誌或其他用途的柱子 表識柱
武勇 指神態威嚴、氣勢雄壯 勇武
盤桓 形容難以前進的樣子 停滯不前
木名 即無患子,葉似柳樹,樹皮黃白色 無患子

桓意思:字義、出處及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字義及出處

「桓」字在中文中有多種意思,其中「桓意思」最常見的是以下兩種:

桓意思 Play

意思 出處
保護、防護 《説文解字》:桓,固也。
門外或牆外的屏障 《易經》:桓,固守於外。

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多位以「桓」為名的著名人物,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包括:

桓意思

人名 生卒年 簡介
桓公 約公元前714年 – 前643年 齊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
桓玄 369年 – 404年 東晉將領,曾短暫稱帝
桓彝 378年 – 441年 南朝宋將領,著名的軍事家
桓範 379年 – 452年 南朝宋官員,文武雙全

桓公

齊桓公(約公元前714年 – 前643年)是春秋五霸之一,以其霸業聞名。桓公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臣,使齊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桓公還召集諸侯國舉行多次會盟,促進了各國間的和睦與安定。

桓玄

桓玄(369年 – 404年)是東晉末年的權臣,曾短暫稱帝。桓玄原本是東晉的一位將領,憑藉軍功逐漸掌握朝政大權。公元403年,桓玄廢晉安帝,自立為帝,國號「楚」。桓玄稱帝後,貪圖享樂,荒廢朝政,最終於公元404年被東晉將領劉裕推翻。

桓彝

桓彝(378年 – 441年)是南朝宋武帝時期的著名將領,以其軍事才能聞名。桓彝自幼習武,武藝過人,深得宋武帝的賞識。桓彝曾參與多次重要的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公元434年,桓彝在與北魏的戰爭中壯烈犧牲,年僅64歲。

桓範

桓範(379年 – 452年)是南朝宋武帝時期的著名官員,文武雙全。桓範博覽羣書,才思敏捷,善於寫作和軍略。桓範先後擔任過中書侍郎、尚書左僕射等重要職務。桓範去世後,被追贈為尚書僕射,諡號「威」。

延伸閲讀…

漢語多功能字庫- 字頭「桓」

桓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