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方位】干支方位解秘:認識你的命運守護神

【干支方位】干支方位解秘:認識你的命運守護神
十天干 十二地支 紀年循環
甲子年
乙丑年
丙寅年
丁卯年
戊辰年
己巳年
庚午年
辛未年
壬申年
癸酉年

年分計算:

  • 西元後丙寅年及以下六十月幹紀年紀元後天干地支始於公元約5年。
  • 西元前壬戌年及以下六十月幹紀年紀元後天干地支始於西元前約1919年。

計算公式:

  • 干支序號 =(西元年份 – 3)取餘以10(餘0視為10)
  • 地支序號 =(西元年份 – 3)取餘以12(餘0視為12)
  • 紀年序號 = 干支序號 + 3(模60)

特殊年份:

干支方位 Play

  • 60干支紀年,最後一組為癸亥年(西元3年)。

轉換舉例:

  • 西元1995年:干支為乙亥年。
  • 西元1861年:干支為辛酉年。

紀月紀日:

干支方位

  • 干支紀月,月建(月支)較常見,月幹較少用於歷史研究,多用於計算八字。
  • 干支紀日至少始於西元前720年《春秋》所記魯隱公三年夏曆二月己巳日之日食。

曆法對應:

  • 儒略曆:平年365日,閏年366日,四週期最小公倍數與一甲子循環(60日)的最小公倍數為29220日(80年)。
  • 格里曆:平年365日,閏年366日,四百年週期最小公倍數與一甲子循環的最小公倍數為2921940日(8000年)。

相關概念:

  • 八字計算的干支歷以立春為一年之始,每月天干由該月支所在年的天干決定。
  • 「天運歲次○○年」為六十甲子紀年的俗稱。
  • 太歲紀年源於黃帝時期,其方式類似於干支紀年,但將日南至的十一月視為一年的開始。
  • 亥年天干循環值為天干乘以6(例如:甲亥年為12)

乾支方位

前言

乾支方位,是一種以十二地支和四個主要方位(東南西北)組成的古中國方位系統。它廣泛應用於風水、建築和傳統占卜等領域。

地支與方位

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代表不同的方位,如下所示:

地支 方位
正北
東北方
正東方
東南方
正南
西南方
正西
西北方
正東
西南方
西北方
正北方

四正四維方位

除了地支方位,乾支方位還包括四正(東南西北)和四維(子卯巳酉)。四正方位為:

  • 正東:寅
  • 正南:辰
  • 正西:午
  • 正北:子

四維方位為:

  • 東方:卯
  • 南方:巳
  • 西方:酉
  • 北方:亥

乾支方位的應用

風水
* 房屋朝向、坐向的佈置
* 室內外格局的規劃

建築
* 宮殿、廟宇、陵墓等重要建築的選址和佈局

占卜
* 八字命理中用於推算命運
* 六爻預測中用於判斷事件吉凶

地支 方位
正北
東北方
正東方
東南方
正南
西南方
正西
西北方
正東
西南方
西北方
正北方
四正 東南西北
四維 子卯巳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