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龜屬(Gopherus):陸龜科中的挖洞專家
穴龜屬是陸龜科下一個獨特的屬,與亞洲的凹甲陸龜屬關係密切。它們是中等大小的龜,平均長度為 20-50 公分,分佈於乾旱地區。
穴龜擅長挖掘深邃廣闊的洞穴,長度可達 12 公尺,深度可達 3 公尺。這些洞穴不僅是它們的庇護所,也為其他動物提供居所,包括小型哺乳類、兩棲類、鳥類和爬蟲類。


食草的穴龜主要以草、豆科植物和植物果實為食,偶爾也會食腐動物糞便。它們很少在水中停留。
繁殖季節通常在四月至五月 berlangsung,但可能因早春天氣而提前進行。雄性穴龜會前往雌性洞穴進行交配,雌性會在附近產下 3-15 枚卵,孵化期為 70-100 天。
剛孵化的幼龜會待在母龜洞穴中,直到它們長得足夠大,能自己挖掘洞穴為止。穴龜的成年期約為 10-15 年。
特徵 | 描述 |
---|---|
分類 | 陸龜科 |
學名 | Gopherus |
長度 | 20-50 公分 |
分佈 | 乾旱地區 |
習性 | 擅長挖掘洞穴 |
食性 | 食草動物 |
繁殖期 | 四月至五月 |
產卵數 | 3-15 枚 |
孵化期 | 70-100 天 |
成年期 | 10-15 年 |
穴龜屬:地底下的神秘爬蟲類
穴龜屬(學名:Kinosternon)是龜鱉目地龜科下的一屬,成員包含了許多生活在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淡水龜類。穴龜屬下有超過 20 個物種,其中一些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飼養作為寵物。
特徵
穴龜屬物種的外觀差異很大,大小從穴龜屬小巧的沼澤龜(長度不到 10 公分)到穴龜屬最大的龜類黃泥龜(長度可達 30 公分以上)不等。它們通常具有扁平的背甲和圓頂形或尖鋭的頭部。它們的四肢強壯,配備有鋒利的爪子,適合挖掘。
行為
穴龜屬物種通常是夜行性或黃昏活動的,它們白天躲藏在水生植物、岩石或洞穴中。它們是雜食性動物,以昆蟲、軟體動物、蠕蟲和植物等各種食物為食。
分佈
穴龜屬物種廣泛分佈於北美洲和中美洲,從加拿大南部到哥倫比亞北部。它們主要棲息在淡水生境,如池塘、湖泊和溪流中。
繁殖
穴龜屬物種的繁殖季節因物種而異。它們通常在春季或秋季產卵,每次產下 2 至 12 枚卵。雌龜會挖洞將卵產在其中,並用泥土掩埋它們。孵化期為 60 至 120 天。
物種清單
穴龜屬下共有 20 個物種,如下表所示:
學名 | 中文名 |
---|---|
Kinosternon acutum | 亞利桑那沼澤龜 |
Kinosternon alamosae | 阿拉莫沼澤龜 |
Kinosternon angustipons | 窄橋沼澤龜 |
Kinosternon baurii | 鮑裏沼澤龜 |
Kinosternon chimalhuaca | 奇馬爾瓦卡沼澤龜 |
Kinosternon creaseri | 格里澤沼澤龜 |
Kinosternon dunni | 鄧氏沼澤龜 |
Kinosternon flavescens | 黃泥龜 |
Kinosternon hirtipes | 毛足沼澤龜 |
Kinosternon integrum | 東部沼澤龜 |
Kinosternon jacquezonianum | 傑克遜沼澤龜 |
Kinosternon leucostomum | 白唇沼澤龜 |
Kinosternon longicaudum | 長尾沼澤龜 |
Kinosternon oaxacae | 瓦哈卡沼澤龜 |
Kinosternon panamense | 巴拿馬沼澤龜 |
Kinosternon percarinatum | 脊背沼澤龜 |
Kinosternon petersoni | 皮特森沼澤龜 |
Kinosternon scorpioides | 西部沼澤龜 |
Kinosternon sonoriense | 索諾拉沼澤龜 |
Kinosternon steindachneri | 斯坦達赫沼澤龜 |
保存現狀
穴龜屬物種的保育現狀各不相同。一些物種被列為瀕危或極度瀕危,而另一些物種則被認為是穩定的。主要的威脅包括棲息地喪失、水污染和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作為寵物
穴龜屬物種在世界各地被廣泛飼養作為寵物。它們以其小巧的外觀、耐寒性和相對容易照料而著稱。然而,重要的是要進行適當的研究並提供合適的照料,以確保這些龜類在圈養環境中茁壯成長。
延伸閲讀…
穴龜屬
穴龜屬- 抖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