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刺青:圖案隱藏玄機,小心觸犯厄運
隨著時代的變遷,刺青逐漸成為人們表達自我的方式,然而,並非所有圖案都適合刺在身上。有些禁忌刺青不僅觸犯宗教信仰,更可能帶來厄運。以下列出幾個禁忌刺青,刺青愛好者須多加留意:
1. 佛像刺青:慎得允許,避免招禍


信仰宗教者常希望以刺青方式彰顯對神明的崇敬。然而,佛像刺青並非想刺就能刺,需先通過擲筊徵求神明允許。刺青位置、圖案皆有嚴格規定。未經允許刺青者容易遭到厄運。
2. 泰國經文刺青:衞生成疑,法力存疑
明星們熱衷的泰國經文刺青,儘管聲稱具備法力,但其衞生與法力功效仍有待商榷。重複使用的刺針暗藏衞生隱患,加入「神油」作為墨汁也會引起細菌感染。
3. 死亡、骷髏刺青:晦氣不祥,引人避而遠之
在東西方文化中,死神、骷髏等圖案象徵著不祥之兆。將其刺在身上會帶來晦氣,給人留下陰沉、難於接近的印象。非必要情況下,建議避免刺在顯眼部位。
4. 關公刺青:陽氣過盛,女性不宜
傳統刺青中常見關公圖案,但女性不建議刺青關公。因關公形象霸氣威猛,陽氣過盛,女性刺青容易導致陰陽失衡。
5. 龍刺青:地位有別,避免不吉
龍刺青作為權貴象徵,過去只有帝王才能刺五爪金龍。凡人刺青五爪龍極不吉利,甚至招致天譴。神佛刺青也需謹慎開眼,否則恐有惡果。
刺青雖為個人表達,但涉及宗教文化信仰時,謹守禁忌預防不必要的厄運。選擇刺青圖案時,應考量自身信仰、喜好及社會習俗,以免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與困擾。
刺神明禁忌:古代中國信仰與君權的交織
中國古代素有「刺神明禁忌」的觀念,即民眾不能隨意言論、批評神明或執政者,否則將會招致神明或當權者的懲罰。這種禁忌源自於古代中國的宗教信仰和君權神授的政治思想,在中國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起源與發展
「刺神明禁忌」源自於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在古代中國,人們普遍信仰多神教,認為神靈主宰著世界的運行和人類的命運。神靈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容侵犯或挑釁。因此,民眾在言行舉止上必須避免觸犯神明,以免招致災禍。
此外,「刺神明禁忌」與中國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密切相關。在中國古代,皇帝被視為天子,受命於天,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任何對皇帝的言論或批評,都被視為對神明的冒犯,將會招致嚴厲的懲處。
內容與實施
「刺神明禁忌」的具體內容隨著朝代的更迭而有所變化,但其核心思想始終是禁止民眾言論、批評神明或執政者。在漢代,朝廷制定了《漢律》,明確禁止「誹謗先帝」和「咒詛公卿」,違者將會受到嚴厲的刑罰。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道教的興盛,「刺神明禁忌」進一步強化。朝廷頒布了一系列法令,禁止民眾「謗神」、「瀆聖」,甚至禁止持有與官方神學不同的宗教信仰。
影響與後果
「刺神明禁忌」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保障了神明和執政者的權威,也限制了民眾的言論自由和思想表達。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士大夫都因為觸犯「刺神明禁忌」而遭到迫害或處死,造成了知識界的一片沉寂。
此外,「刺神明禁忌」還影響了中國古代的史學發展。由於擔心觸犯禁忌,許多史官在編修史書時不敢直書時事,而是曲筆隱諱,或對敏感內容進行刪削,對後世史學研究造成了很大困擾。
延伸閲讀…
刺了可能會倒大黴?!佛像、咒語⋯盤點5 大「禁忌刺青」不想 …
齊天大聖刺青禁忌- 聖弘文創
表格:中國古代「刺神明禁忌」的具體案例
朝代 | 事件 | 內容 | 結果 |
---|---|---|---|
漢代 | 巫蠱案 | 太子劉據及其黨羽被誣陷使用巫術詛咒皇帝 | 劉據及黨羽被處死 |
魏晉南北朝 | 桓玄之亂 | 桓玄篡位,稱帝後禁止民間使用「亂言」 | 桓玄被平定後,舊臣因「亂言」而被誅殺 |
唐代 | 牛李黨爭 | 牛僧孺和李德裕兩派官員互相攻訐,指控對方「誹謗先帝」 | 牛李雙方互相傾軋,許多官員遭到貶謫 |
宋代 | 王安石變法 | 王安石推行變法,遭到保守派的強烈反彈,指控王安石「妄議朝政」 | 王安石最終罷相,變法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