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歷史,第二版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丁新豹曾在《香港史新編》一書中指出,省港大罷工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策劃的一次運動,它在本質上是一次反英、反殖民的政治性罷工”。


1944年2月11日,美國空軍中尉克爾駕機轟炸香港啓德機場時,因座機遭擊中而帶傷跳傘。游擊隊及時營救了降落在九龍山區的克爾,避開日軍半個月搜查,將他送到桂林美軍航空隊基地。1944年5月26日和1945年1月16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縱隊先後營救了美軍飛行員[6]。在日軍佔領香港後的3年中,東江游擊隊共營救英國人42人,印度人54人,以及美國、挪威、丹麥、俄國、菲律賓等國人員上百人[7]。
1945年9月,廣東區黨委派譚天度作為中共代表,在香港島同港督代表會談,譚天度奉命提出:(1)承認中共在港合法地位,同意中共在港建立半公開工作機構;(2)允許中共方面人員在港九居住、往來、從業自由及募捐;(3)同意中共在港出版日報及刊物;(4)同意並幫助中共方面在港設立秘密電台;(5)在中共武裝撤出後,英方應保護中共非武裝人員和傷病員的安全;(6)中共在大鵬灣的海面部隊,因要保護商旅安全,應准予延緩撤出時間;(7)准予港九人民有武裝自己和維持社會治安的權利;(8)組織戰後救濟會,賑濟災民;(9)非經中共方面同意,英軍不得進入中共控制地區等。英方全部同意了上述要求,僅在細節上提出一些修改意見。譚天度乃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向英方承諾,中共今後不在港九地區從事非法活動,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近期將全部撤出[7]。
中共八七會議後,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張太雷、黃平於1927年8月19日到達香港,8月20日張太雷主持召開發廣東省委會議,傳達八七會議精神,通過了《擁護中央緊急會議之決議》。1927年10月15日,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香港舉行聯席會議,組成了新的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中央南方局[5]。
1930年上半年,白區工人運動有所恢復。在香港,先後有鐵廠、糖房、碼頭等行業工人反對工頭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
在香港迴歸中國後二十多年來,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逐漸增強,引發了各界的擔憂。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形式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主要以下列形式體現:
影響形式 | 具體體現 |
---|---|
政治影響 | 特首由親北京的候選人當選,立法會中建制派勢力較強,限制言論自由 |
經濟影響 | 中國內地企業大量投資香港,香港經濟高度依賴中國 |
社會影響 | 國民教育爭議,香港文化和身份認同受到挑戰 |
教育影響 | 歷史課本遭修改,灌輸中國大陸的觀點 |
媒體影響 | 親北京媒體滲透香港媒體,傳播親中觀點 |
司法影響 | 《香港國安法》頒佈,限制民族自決和言論自由 |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後果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增強帶來了以下後果:
- 限制民主與自由
- 損害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 削弱香港的文化和身份認同
- 加劇社會撕裂
反對中共在香港影響的運動
隨着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的增強,反對的聲音也逐漸壯大。反共運動包括了:
- 和平抗議活動
- 抵制國貨行動
- 成立民主政黨
- 推動國際制裁
結論
中共在香港的影響力已經對香港的民主、自由、經濟、社會、教育和媒體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影響引發了廣泛的擔憂和抵制。未來,香港如何應對中共影響力的挑戰,將對香港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延伸閲讀…
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歷史
地下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