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點水:解構漢字的水系


【引言】認識漢字的組成,是掌握漢字的關鍵。其中,三點水(氵)是容易辨識的部首之一,它透露出漢字與水的關聯。
漢字 | 注音 | 意涵 |
---|---|---|
江 | jiāng | 河川 |
河 | hé | 水道 |
洋 | yáng | 海洋 |
泊 | bó | 停泊船隻的水域 |
澡 | zǎo | 用水潔淨身體 |
淋 | lín | 水從天而降 |
瀑 | pù | 水從高處落下 |
潭 | tán | 深水池 |
淨 | jìng | 清澈無汙染 |
濁 | zhuó | 混濁有汙染 |
洩 | xiè | 液體外流 |
漿 | jiāng | 黏稠的液體 |
灑 | sǎ | 將液體潑灑 |
滴 | dī | 液體一點一點落下 |
濃 | nóng | 液體稠密 |
淡 | dàn | 液體稀薄 |
温 | wēn | 温度適中的水 |
涼 | liáng | 温度較低的水 |
冰 | bīng | 由水凝結而成的固體 |
霧 | wù | 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 |
雨 | yǔ | 從雲中降下的水滴 |
雪 | xuě | 從雲中降下的冰晶 |
雹 | báo | 從雲中降下的冰塊 |
霜 | shuāng | 附著在物體上的冰晶 |
露 | lù | 清晨附著在物體上的水珠 |
淚 | lèi | 從眼中流出的液體 |
汗 | hàn | 從皮膚蒸發出的液體 |
水部首:中文中的基本字根
在中文書寫系統中,水部首是一個重要的字根,代表與水有關的概念。水部首在眾多漢字中出現,賦予它們與水相關的意義。
水部首的演變
水部首的象形文字源於漢字「水」的形狀,描繪了流動的水波。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部首逐漸演變,簡化了筆畫,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符號。
演變時期 | 字形 | 説明 |
---|---|---|
甲骨文 | 氵 | 流動的水波 |
金文 | 氵 | 水流的形象更明顯 |
小篆 | 氵 | 筆畫更簡潔,保留水流的輪廓 |
隸書 | 氵 | 筆畫進一步簡化,橫線更長 |
楷書 | 氵 | 與今天的字形基本一致 |
包含水部首的常見漢字
水部首出現在許多與水有關的漢字中,包括:
漢字 | 拼音 | 意義 |
---|---|---|
江 | jiāng | 大河 |
河 | hé | 河流 |
海 | hǎi | 大海 |
湖 | hú | 湖泊 |
池 | chí | 池塘 |
潭 | tán | 深水潭 |
水部首的應用
水部首不僅出現在與水相關的漢字中,還用於表示其他與水有關的概念,例如:
漢字 | 拼音 | 意義 |
---|---|---|
泣 | qì | 哭泣 |
淚 | lèi | 眼淚 |
汗 | hàn | 汗水 |
涎 | xián | 唾液 |
濕 | shī | 潮濕 |
表中列出的漢字展示了水部首在不同語境中的廣泛應用,從表達情緒到描述身體液體。
結論
水部首是中文中的一個基本字根,代表與水相關的概念。它的象形文字起源反映了水波的形象,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為簡化的符號。水部首出現在許多與水有關的漢字中,並用於表示其他與水有關的概念,豐富了中文書寫系統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