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時的計時方法:十二時辰
自古以來,中國人藉由12種動物將一天劃分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個動物形象。依序為:


時辰 | 動物 | 時間範圍 |
---|---|---|
子 | 鼠 | 晚上11時至凌晨1時 |
醜 | 牛 | 凌晨1時至3時 |
寅 | 虎 | 凌晨3時至5時 |
卯 | 兔 | 清晨5時至7時 |
辰 | 龍 | 早晨7時至9時 |
巳 | 蛇 | 上午9時至11時 |
午 | 馬 |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
未 | 羊 | 下午1時至3時 |
申 | 猴 | 下午3時至5時 |
酉 | 雞 | 下午5時至7時 |
戌 | 狗 | 傍晚7時至9時 |
亥 | 豬 | 晚上9時至11時 |
時辰的命名與內涵
時辰的命名源自於動物的習性。例如,夜色深沉之時,鼠類活動頻繁,故稱為「子時」。
時辰的應用
時辰不僅用於記時,還與古代養生、曆法、文學息息相關:
- 養生:不同時辰都有相對應的養生重點,如夜半宜安睡,避免熬夜,肝機能旺盛的醜時最適合熟睡。
- 曆法:中國古代曆法中,天干地支的組合即包含時辰,影響著算命、擇日等傳統習俗。
- 文學:詩詞歌賦中常使用時辰描繪情境與情緒,如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生動刻畫清晨時分的景象。
時辰的發展
時辰的運用始於先秦時期,經過漢代命名,逐漸發展完善。隨著西方天文學的傳入,時辰逐漸被24小時制取代,但其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仍不可磨滅。
時辰對照:古代與現代時間換算指南
時辰對照在理解古代文獻和歷史事件時至關重要。本文將提供一個全面的時辰對照指南,幫助您輕鬆將古代時辰轉換為現代時間。
古代時辰簡介
古代中國人將一日劃分為 12 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時辰的名稱源於中國古老的十二地支,分別是:
表頭 | 時辰
-------|:-------
子 | 23:00 - 01:00
醜 | 01:00 - 03:00
寅 | 03:00 - 05:00
卯 | 05:00 - 07:00
辰 | 07:00 - 09:00
巳 | 09:00 - 11:00
午 | 11:00 - 13:00
未 | 13:00 - 15:00
申 | 15:00 - 17:00
酉 | 17:00 - 19:00
戌 | 19:00 - 21:00
亥 | 21:00 - 23:00
時辰對照表
下表提供了古代時辰與現代時間的對照:
表頭 | 時辰 | 現代時間
-------|:-------|-------
子 | 23:00 - 01:00 | 夜間
醜 | 01:00 - 03:00 | 深夜
寅 | 03:00 - 05:00 | 黎明
卯 | 05:00 - 07:00 | 清晨
辰 | 07:00 - 09:00 | 上午
巳 | 09:00 - 11:00 | 上午
午 | 11:00 - 13:00 | 中午
未 | 13:00 - 15:00 | 下午
申 | 15:00 - 17:00 | 下午
酉 | 17:00 - 19:00 | 黃昏
戌 | 19:00 - 21:00 | 傍晚
亥 | 21:00 - 23:00 | 夜間
使用指南
使用時辰對照表時,請記住以下步驟:
- 找出您要對照的古代時辰。
- 在表中找到對應的現代時間。
- 現代時間將顯示在對應時辰的下一欄中。
例子
例如,如果要將古代時辰「卯」轉換為現代時間,請執行以下步驟:
- 在表中找到「卯」。
- 找到對應的現代時間欄。
- 現代時間欄顯示「05:00 – 07:00」,表示卯時相當於早上 5 點到早上 7 點。
結論
時辰對照對於理解古代文獻和歷史事件十分重要。通過使用本指南,您可以輕鬆地將古代時辰轉換為現代時間,從而深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時間概念。
延伸閲讀…
農曆十二時辰介紹、對照表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