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六十四卦:起源、象徵和影響
相傳北宋邵雍依《易傳》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等描述繪製了八卦圖,並衍生出六十四卦圖。另有一説認為,伏羲氏先畫出三畫的爻,再推演出八卦。然而,亦有學者指出,卦象初現時已是六十四卦,八卦則是後人詮釋的結果。
六十四卦對應著二十四節氣。17世紀末,萊布尼茨在白晉的介紹下接觸到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發現其與其所創的二元運算相符,大加讚賞,最終演進成布爾代數。


《易傳》〈序卦傳〉描述了六十四卦的次序,其排列依循天地萬物的自然法則: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區別。
表格:六十四卦對應二十四節氣
卦象 | 二十四節氣 |
---|---|
乾 | 立春 |
坤 | 雨水 |
屯 | 驚蟄 |
蒙 | 春分 |
需 | 清明 |
訟 | 穀雨 |
師 | 立夏 |
比 | 小滿 |
臨 | 芒種 |
觀 | 夏至 |
剝 | 小暑 |
影響和應用
伏羲六十四卦對後世哲學、數學和科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是占卜工具,更為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提供了深刻的洞見。萊布尼茨的二元運算和布爾代數,以及現代電腦的運算基礎,都可以追溯到六十四卦的啟發。六十四卦的思想原則也廣泛應用於軍事策略、藝術創作和自然現象的研究之中。
易經 64 卦圖:洞悉萬象與人生哲理
前言
易經 64 卦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藴含著博大精深的哲理。它由 64 組卦象組成,每個卦象由六根陰陽爻(爻)排列而成。藉由這 64 個卦象,易經揭示了世界萬物的運作規律、人生的變通之道,提供了趨吉避兇、洞悉時勢的指引。
八卦與六十四卦
易經 64 卦是由八卦組合而來。八卦為乾、坤、離、坎、震、巽、艮、兑,分別代表天、地、火、水、雷、風、山、澤。藉由八卦兩兩相疊,便產生了 64 個卦,涵蓋了世間萬象與人生的所有面向。
序號 | 上卦 | 下卦 | 卦名 | 義涵 |
---|---|---|---|---|
1 | 乾 | 乾 | 乾 | 健行、發育 |
2 | 坤 | 坤 | 坤 | 順承、承載 |
3 | 屯 | 巽 | 屯 | 險阻、艱難 |
4 | 蒙 | 巽 | 蒙 | 矇昧、無知 |
5 | 需 | 坤 | 需 | 等待、蓄勢 |
6 | 宋 | 乾 | 宋 | 爭鬥、決戰 |
…. | …. | …. | …. | …. |
爻象與變爻
每個卦象由六根爻構成,爻可為陽爻(⚊)或陰爻(⚋)。陰爻代表柔弱、退守;陽爻代表剛強、進取。六根爻的排列組合形成了 64 卦,不同位置的爻還被賦予了不同的象徵意義。此外,爻還具有變化的可能,稱之為動爻或變爻。變爻的出現代表了卦象的變化,也預示著事物發展的轉折。
占卜與解卦
易經 64 卦廣泛應用於占卜問事,人們藉由擲筊或卜卦等方式,得到一個卦象。透過對卦名、卦辭和爻辭的解讀,就能領悟事物目前的狀態,趨避吉凶,並預測未來走勢。解卦時需結合時令、環境、人事等因素,才能準確地把握卦象所傳達的涵義。
人生哲理的體現
易經 64 卦不僅是一門預測學,同時也是人生哲理的寶庫。卦象隱喻了世間萬物的運作之道,提供了應對不同處境的智慧與指引。例如:
- 乾卦:代表進取、果決,勉勵人在困境中勇於開拓。
- 坤卦:象徵順承、包容,教導人順應時勢,以柔克剛。
- 復卦:寓意復甦、新生,提示人在逆境中不要氣餒,等待時機的反彈。
- 姤卦:示現陰盛陽衰,警示人在得勢時不可過度膨脹。
總結
易經 64 卦圖以簡潔卻富有意涵的符號系統,囊括了宇宙萬物的規律與人生的哲理。從卦象、爻象、變爻到占卜和解卦,易經是一套博大而精深的知識體系,提供人們智慧的指引,有助於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趨吉避兇,掌握人生的方向盤。
延伸閲讀…
簡易《易經》六十四卦卦義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