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山儀式,圓滿新居,迎新喜
在往生者逝世的百日內,完成喪葬儀式的圓滿之舉,便是「旺山」,如同新屋落成後的慶祝宴會。這項儀式象徵著陵墓的完工,是為往生者賀喜的新居落成禮。


備妥吉物,圓滿祝賀
旺山儀式中,需備齊特定物品。首先,需準備一袋裝有 168 枚至 360 枚不等硬幣的米桶,硬幣面值介於 1 分至 50 分之間,亦可加入珍藏古幣。此外,準備三牲祭品、紅蛋、紅龜粿、飯碗、水果和飲料,以及往生者生前喜愛菜餚 7 至 12 道。
點主開光,迎接靈光
儀式開始時,法師會灑淨墓穴,並進行簡易超度法事,向神靈稟告。接著進行「點主」儀式,象徵墓碑的揭幕。法師持硃砂筆沾染墨水,背對墓碑念誦口訣,於地面虛點五下,再轉身對著墓碑,依序點畫天空、地面和在場家屬。最後在墓碑三處點畫,象徵「天、地、人」的圓融。
撒豆祈福,財源興旺
「點主」儀式後,獲取往生者同意,即可進行重頭戲「撒五色豆錢幣」。順序為東、南、西、北、中,撒向各方時,法師會朗誦祝吉之語。最後,將餘下的五色豆錢幣灑落墓穴中間,家屬齊聲高喊吉祥話語。
享用供品,承蒙庇佑
儀式結束後,家屬們將享用祭品,象徵承蒙往生者的福澤庇佑。務必切記,米、鹽、餅乾和糖果均不適宜在旺山儀式中使用。五穀雖然寄寓吉祥,但其尖形特徵具有煞氣,而五色豆的圓形則更契合「圓滿」寓意。
注意事項:
- 旺山儀式忌諱撒米、鹽、餅乾和糖果。
- 「撒五色豆錢幣」應遵循東、南、西、北、中的順序。
- 「點主」儀式後,需經擲筊(或使用銀角)取得往生者同意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
- 撒豆錢幣時,家屬應高喊吉祥話語,如「興旺發達」。
旺山儀式:祈求風調雨順的傳統民俗活動
旺山儀式,又稱祭山神、祭天科,是一種傳承已久的中國傳統民俗活動,起源於先秦時期。旺山儀式旨在祈求上天賜予風調雨順,保佑農作物豐收,各地民眾均有舉行。
起源與傳承
旺山儀式起源於先秦時期,當時人們認為山中有神靈居住,負責掌管雨水和農作物生長。因此,人們會定期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山神保佑風調雨順。隨著時間推移,旺山儀式逐漸演變為祈求上天的習俗,各地民眾均有舉行。
儀式流程
旺山儀式一般於春耕或秋收前後舉行,具體流程因各地而異,但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 選址:儀式通常在村莊周邊的山頂、高坡或山腳等地舉行。
- 祭祀用品:準備香燭、紙錢、牲禮(如豬羊)、果品等祭祀用品。
- 祭祀活動:由道士或法師主持儀式,向天敬香、誦經、焚化紙錢,並向山神或上天祈求風調雨順。
- 祭祀後活動:儀式結束後,民眾會在祭祀地點附近擺設供品,讓附近居民共享,以示慶祝。
各地習俗
旺山儀式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習俗,例如:
地區 | 習俗 |
---|---|
福建 | 儀式時會燃放煙花爆竹,稱為「祭山科」 |
江西 | 儀式由村長或耆老主持,稱為「旺山」 |
湖南 | 儀式時會搭建戲台,唱大戲以娛神 |
浙江 | 儀式後會舉辦「唱山堂」活動,由村民輪流獻唱 |
意義與影響
旺山儀式承載著祈福、感恩、祈願等傳統文化內涵,此外,它還具有以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