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五行屬性與功效
使用水晶時,配合人體五行屬性至關重要。水晶的五行由其顏色決定:白色屬金、青綠屬木、藍黑屬水、紅色屬火、黃色屬土。
瞭解人體五行缺項,選擇相應的水晶補足:


五行 | 缺項表現 | 補充水晶 |
---|---|---|
金 | 金屬性不足、魄力差 | 銀飾、白玉 |
木 | 失去活力、無生機 | 綠松石、橄欖石 |
水 | 智慧低下、記憶差 | 黑曜石、海藍寶 |
火 | 熱情減退、毅力欠 | 瑪瑙、紅水晶 |
土 | 脾虛胃弱、情緒不穩 | 黃水晶、虎眼石 |
在風水學中,水晶被譽為「風水石」。其來自地心,藴含「地氣能量」,可調節人體五行平衡。
水晶的天然形成至關重要,人造水晶沒有療愈和提升運勢的能量。顏色破壞促進生命力,猶如五行相剋;顏色豐富生命力,猶如五行相生。
缺失五行元素者,可佩戴相應水晶彌補。水晶家族中,鈦晶和碧璽功效強大,對應五行和脈輪,可補足和調和。水晶質量越佳,功效越強。避免購買劣質或非天然水晶,以免損害身體。
甄別水晶方法繁多,質佳的水晶靈氣逼人,不在於價格,而是透度、內含物、折射率等因素。
佩戴水晶需根據生辰、提升運勢意向、顏色、價位等因素選擇。可結合五行相位搭配,強化運勢效果。
此外,人體脈輪對應不同疾病,可透過水晶治療:
疾病 | 對應脈輪 | 補充水晶 |
---|---|---|
貧血 | 海底輪 | 石榴石、瑪瑙 |
咽喉痛 | 喉輪 | 海藍寶、 Amethyst |
關節炎 | 臍輪 | 孔雀石、茶晶 |
哮喘 | 眉心輪 | 金髮晶、虎眼石 |
背痛 | 心輪 | 白水晶、葡萄石 |
高血壓 | 喉輪、眉心輪 | 海藍寶、青金石 |
感冒 | 喉輪、海底輪 | 海藍寶、金髮晶 |
消化不良 | 臍輪、第三眼輪 | 紅瑪瑙、黃水晶 |
體力透支 | 海底輪、第三眼輪 | 碧璽、茶晶 |
白日夢 | 根輪、太陽神經叢 | 黑曜石、茶晶 |
沮喪 | 眉心輪、心輪 | 黃水晶、青金石 |
五行功效:中醫養生的根本
中醫學説中以五行作為理論架構,認為人體與大自然息息相關,人體內部的五大系統(肝、心、脾、肺、腎)與外在的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對應,維持著人體氣機運行與生理功能的平衡。因此,「五行功效」在中醫養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五行與臟腑系統
五行 | 臟腑系統 | 主要功能 | 相生 | 相剋 |
---|---|---|---|---|
木 | 肝膽 | 疏泄氣血、儲藏血液 | 木生火 | 木剋土 |
火 | 心小腸 | 主宰生命活動、統攝血液 | 火生土 | 火剋水 |
土 | 脾胃 | 運化水穀、生血養氣 | 土生金 | 土剋木 |
金 | 肺大腸 | 調節呼吸、通利水道 | 金生水 | 金剋火 |
水 | 腎膀胱 | 貯藏精氣、主導生殖 | 水生木 | 水剋土 |
五行功效在中醫養生中的應用
根據五行對應理論,中醫在養生調理時,會針對不同體質和疾病,透過飲食、藥物、穴位按摩等方式,調整五行的平衡。
飲食調養
不同的食材具有不同的五行屬性,例如:
- 木性食物:豆類、菠菜、蘑菇等
- 火性食物:大蒜、生薑、辣椒等
- 土性食物:黃豆、山藥、紅蘿蔔等
- 金性食物:蘋果、梨子、白蘿蔔等
- 水性食物:豆腐、水梨、西瓜等
透過平衡飲食中的五行屬性,可以調節體內臟腑系統的氣機運行,改善不適症狀。
藥物調理
中藥材也具有五行屬性,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開立不同五行屬性的藥方,以達到疏通氣血、調和臟腑、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穴位按摩
人體的穴位與經絡系統相連接,而經絡系統與五行相應。透過穴位按摩,可以疏通氣血、調解陰陽,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
五行功效與養生保健
- 春季屬木,養肝護膽,應多食用木性食物,如豆類、菠菜等。
- 夏季屬火,清心養神,宜食用火性食材,如大蒜、生薑等。
- 秋季屬金,潤肺益氣,適宜進食金性蔬果,如蘋果、白蘿蔔等。
- 冬季屬水,滋陰助陽,宜多攝取水性食物,如豆腐、水梨等。
- 長期久坐,傷脾胃,屬土,應多食用土性食物,如山藥、紅蘿蔔等。
透過瞭解五行功效,並將其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可以有效地調整身體平衡,增強免疫力,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