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顏色代表】看懂袈裟顏色代表:和尚、尼姑的服裝秘密

【袈裟顏色代表】看懂袈裟顏色代表:和尚、尼姑的服裝秘密

佛教僧侶服飾之探究

引述

[1]袈裟,佛教僧侶的服裝,特點為「偏袒右肩」、「割截田相」、「染不正色」。釋迦牟尼佛曾言,三世諸佛皆着同樣形式之袈裟示現成佛。

袈裟顏色代表 Play

南傳佛教之袈裟

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僧眾遵循傳統袈裟樣式,染色較為鮮艷;泰國大部派袈裟為橘黃色,緬甸袈裟則多為土紅色。

漢傳佛教之袈裟

免費
八字大運
測算

免費八字大運測算

馬上輸入你的電郵地址,即免費預測自己的八字大運!

袈裟顏色代表

漢傳佛教袈裟受本土文化影響,分為法服和常服,常服以海青為主,特徵為廣袖、三寶領、五十三條線縷。

三衣之制

袈裟本稱「三衣」,包括安陀會、鬱多羅僧、僧伽黎三種,各有用途;安陀會為內衣,鬱多羅僧為上衣,僧伽黎為法會禮服。

常服之變革

受社會風尚影響,漢傳佛教僧裝漸趨寬鬆,常服以短褂、短衫褲為主,太虛大師曾提倡改革袈裟,以縫於胸前的標誌取代。

日本僧裝之演變

日本僧裝源於漢地直裰,袈裟尺寸縮小為圍腰狀,右肩覆「橫皮」,頸後垂「修多羅」;台密等宗派將袈裟改為「褂絡」,只具象徵意義。

韓國僧裝之特色

韓國曹溪宗僧裝與韓服合流,常服以灰色為主,法服依照「法系」階位着不同條數之袈裟,大宗師與明師着25條。

佛教服飾之發展

佛教服飾經歷本土化、演變與改革等歷程,不同地區和時代的僧裝皆有其獨特之風格,折射出佛教與文化融合的豐富性。

袈裟顏色代表:佛教僧侶服裝的含義

袈裟是佛教僧侶的傳統服裝,其顏色代表了不同的含義和層次。本文將探討袈裟顏色的象徵意義,並以表格呈現各色代表的含義。

袈裟顏色 代表含義
黃色 出家
橘色 修道
紅色 受戒
褐色 已捨
綠色 未捨

黃色

黃色袈裟象徵著出家。新出家的沙彌或比丘尼通常穿黃色的袈裟,表示他們已捨棄世俗生活,踏上了修行之路。黃色代表著光明和智慧,提醒僧侶們在修行中要勤奮精進,破除無明。

橘色

橘色袈裟代表著修道。僧侶在出家一段時間後,會受戒成為正式的比丘或比丘尼,這時可以穿著橘色的袈裟。橘色象徵著精進和勇猛,鼓勵僧侶們在修行路上不懈努力,斷除煩惱,精進修行。

紅色

紅色袈裟象徵著受戒。當僧侶受具足戒後,才能穿著紅色的袈裟。紅色代表著戒律和威儀,提醒僧侶們嚴守清規,莊嚴威儀,以身作則。同時,紅色也代表著慈悲和喜捨,教導僧侶們要廣修善業,利益眾生。

褐色

褐色袈裟代表著已捨。僧侶在修行多年後,可能選擇捨棄所有物質慾望,過著清苦修行的生活。這時,他們會穿著褐色的袈裟。褐色象徵著放下和無欲,教導僧侶們要放下對物質世界的執著,一心修行。

結語

佛教僧侶袈裟的顏色不只是一個外在符號,更藴含了深層的含義和意義。透過不同的顏色,僧侶的修行階位和內在心境清晰可辨,也時刻提醒他們在修行路上應堅持的原則和目標,精進修道,利益眾生。